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朋友圈”是个什么“圈”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一项调查显示,76.2%的受访者认为所处圈子对个人发展影响大。对于年轻人混圈子,24.6%的受访者认为是积极进取的表现,12.0%的受访者认为是不务正业的表现,51.5%的受访者认为属于正常社交。
       今天,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圈子里。很多人,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以便从中获得个人发展所需的要素,也有的仅仅是为了消除寂寞,打发时间。这个圈子,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的一张名片。纵观“朋友圈”,揣什么想法的人都有。
       有人说:“朋友圈”是个“功利圈”。谋过面的,没有谋过面的,大家都在混圈子;混圈子就像走江湖,有利,才有人起早。在圈子里混的人,应了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很多人就这么现实:“今朝有酒今朝醉”。很多人在圈子里晒自己的荣誉,晒自己的辉煌,有点点滴滴的成绩,都要大晒一番,好让别人“高看一眼,厚爱一层”。
       有人说:“朋友圈”是个“交友圈”。人乃“社会之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个圈子就是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平台,能为个人成长、成熟提供丰富养料。不是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吗?在圈子里混,到什么时候,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融入圈子、呵护圈子,在圈子里寻找知己,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的眼界才会变得更宽阔。
       有人说:“朋友圈”是个“生活圈”。现在,无论年轻人、老年人,还是学生、上班族,都变成了“低头族”,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朋友圈”里“现身”:发布自己的生活情景,展示独特生活体验,关注朋友的动态,大家一起吐吐槽,偶尔点点赞,说说身边事儿。不管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都喜欢拿起手机,不喜欢“面对面”交流,习惯了“圈对圈”交流。
       有人说:“朋友圈”是个“交际圈”。一位政界的朋友说:周围晋升快、消息灵通的同事,都是经常参加聚会、善于交际的人。“基层公务员没有太大权力,但负责的往往是具体工作。有时候大家吃饭聚会,虽然不明说,但主要是为扩展一下人脉。而人脉多、路子广的人往往被大家认为是‘有用’的,朋友圈中地位高,圈子也更大”。他“交际”的目,就这么现实。
       有人说:“朋友圈”是个“进步圈”。有人把朋友比作一面镜子,能激励自己进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绝大多数人进圈子,希望能结交到一群更优秀的朋友;然而,只有当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进入优秀的圈子,遇到更优秀的朋友。有网友说:“‘社交圈’是个人发展的影响因素,而个人素质才是决定因素。想要被伯乐发现,自己首先得是千里马”。
       有人说:“朋友圈”是个“亲情圈”。一家人也好,朋友也好,同学也好,战友也好,当年的知青也好,大家天南海北,凑到一起不容易,而微信、微博给大家“相聚”、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经常到上面见见、走走、聚聚、聊聊,才会有“近在眼前”的感觉:“亲戚越走越近,感情越聊越深”;聊出了久违的亲情、友情,从此“一日不见”,就“如隔三秋”。
       混圈子这件事,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说法。一位网友说:“圈子文化有好有坏,但是无论如何,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圈子。”“圈子好比某个动物的栖息地,有共同的目的或者爱好就在圈内。资源的互享使得圈内共同价值提升,圈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智囊团”。
       一位在读大学生说:“混圈子其实是一种社交活动,一个人的发展必定离不开社会,我认为年轻人应该多结交三观正确、积极向上、遵纪守法的朋友,有选择性地参与圈子里的活动”。这段话很值得人们深思,秉持这样的想法混圈子,不是有利于青年人成长、成熟吗?
标 签:
( 网站编辑:南山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