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学习传统文化,凝聚中国力量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内容。新大纲明确提出,2017年高考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在现行的高考试卷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占多比重?加入传统文化的高考大纲对学生又有多大影响?专家称考生负担不会加重。(10月19日央广网)
        近年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几个字眼在报纸、电视、广播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听到。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我们大多人理解为是那些晦涩难懂,需要死记硬背,考试中屡次考,生活中用不上的古诗、古文。面对2017年新修订的大纲,学生畏难情绪严重,家长爱子心切忧虑重重。其实,大家深究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就会发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没那么难,它的思想精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系统,它是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面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讲话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这不正是家长理想中孩子的样子吗?此时,家长们的立场都改变了吧:哪怕孩子累一点,家长苦一点,只要孩子德才兼备,卓尔不群,一切都是值得的。
        上边是个人层面,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辅助,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所以,不管从从哪个层面来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能力素质关乎国家发展的核心,高考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是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有效途径。所谓: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靠约束更要靠自觉,从被动的应付考试到主动提升文化修养,从让我学变为我要学,效果会事半功倍。这就需要家长同老师一起,言传身教,加强督导,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能力素质,增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气,要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对学校来说,为增强传统文化学习效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首要的是要创新教育方式——“寓教于乐”最重要。教授传统文化,除了开设相关课程、配备专门师资外,要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历史故事、古代英雄传奇、古典诗词等培养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开展情景模拟、故事大会、影片赏析、演讲比赛等多种活动,让学生们深入其中,查阅相关资料,以演促学,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入心入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是主体也是纽带,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和老师的学习,进而使全社会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去,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
 
 
标 签:
( 网站编辑:南山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