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老师,请先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

  一则师生之间的聊天记录,引发一场风波。近日,青岛大学一名学生发布信息称,自己因姥姥病重向任课教师请假,不仅遭到拒绝,还被教育应“将生死置之度外”。今日(11月30日),青岛大学校方回应称,已批准上述学生请假要求,将加强师德教育。(11月30日,新京报)
  看完聊天记录,只能说这位老师是个情感比较冷漠的人,对人对事大有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势。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她还能轻易说出“将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的话吗。或许,在这位老师的心中,家人并没有那么重要。
  老师,关心学生的学业固然是好事。可是,如果一味的认死理,不通人情世故,那就有问题了。学生向老师请假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而老师的做法却是对学生的不尊重。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难道从来没有遇到过特殊情况,从来没有请过假?如果老师真是出于关心学生的学业,害怕他拉下功课,完全可以采取学生探亲归来帮他补习的做法,而不是冷漠的拒绝他的请假请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这"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较教书而言,育人则更为关键。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呆子,而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热肠人。如果一个人亲人病重,他还能安坐在那里学习,那么他只能算作一具冰冷的躯壳。试想,一个对亲人都没有感情的人,对社会能有多大回馈?
  一个优秀的老师不只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还应当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向学生传递爱心和温暖。老师,在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之前,请先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
  学校要加强师德教育,不妨先把老师培育成一个有温度的人。什么是温度?我认为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四有”标准中的“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只有自身具备了仁爱之心,才能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老师只有自身拥有一定的温度,才能把温度传递给学生,温暖学生的心。当老师能够多换位思考,用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那么必将赢得学生的爱与尊重。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