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莫让“没公车”为“懒政怠政”买单

        最近,新华社记者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个别地方干部抱怨申请不到公车,或车补不到位等,出现了“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比如,山西某县农委副主任表示,“如果下乡较近,就坐公交车去,然后乡镇有车回城就把我捎上,没有车就再坐公交车回来,办公效率较低。”(新华网6月1日)
       中央推进公车改革,对领导干部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在一定程度上,公车改革剥夺了部分领导干部配车福利,表面上是对领导干部出行带来不便,但是作为一线基层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乡下是工作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深入民间,体民心,会民意,查疾苦,才能解决百姓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下去,潜伏于表,老百姓需求从何体恤?
       纵观古今,在尚未出现公车的时候,大多数官员都能自觉下乡,与百姓心连心,解决百姓所需。那么,为何现在交通便利了,少部分领导干部却以“没公车”不下乡?其实“没公车”只是部分领导干部为“懒政怠政”找个借口罢了,在大力践行“两学一做”的今天,为何还会出现如此怠慢的风气?
       其实深入剖析,在践行制度政策上还存在部分弊端:一是政策下达后,地方思想意识淡薄,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导致领导不重视干部不在乎,只能流于表面。二是没有强调主体责任,在制度政策下达后,地方要以党政负责人负主体责任,党政第一责任人抓主要工作,保证单位干部将制度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性。三是监督管理部门没有及时起到监督管理责任,导致出现部分弊端。 下乡是与百姓面对面的最佳机会,也是了解民意的最有效的办法,领导干部要有作为、敢担当,不仅要下乡,更要带着成效回来,切莫让“没公车”成了不下乡的借口。在发展建设上,要有一抓到底的韧劲和开拓创新的锐气,要有干啃硬骨头,持之以恒的不竭动力,更要有讲政治、顾大局的正确意识。
标 签:
( 网站编辑:南山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