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生态文明“排头兵”速度
跑出生态文明“排头兵”速度
绿水青山带笑颜,铺展美丽中国长卷。近年来我国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以“绿”打底的美丽中国现实图景中,贵州篇章作用非凡。
产业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各地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单纯将绿色理解为种植绿色植物,增加绿植面积,做到表面上的“乡村美”。“美丽乡村”的建设,更需要各地因地制宜,挖掘本地特色产业优势,将一家一户的种养殖经济,一家一户的传统手艺与乡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功能,引导本地区特色产业由小、散、弱,无序、粗放、不规范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由政府部门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提供相应的政策、资金、技术、环保支持,引导各地特色产业走上一条规范、高效、绿色的发展道路,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环境优。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不仅仅体现在“产业兴”“景观美”,更要体现在“乡村美”。各地要切实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打造“农村生活服务圈”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基层战斗堡垒作用,逐步建立农村义务工制度,引导农村群众逐步树立“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理念,因地制宜发动本地区中老年农民发挥所长,参与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村庄绿化美化中来,实现从一家一户“庭院美”到集体努力打造“村庄美”的转变。同时,各地也要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便民服务、就近就医就学就业上下功夫,将“让更多年轻人”留下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富裕、便捷的村庄生活吸引更多“新农民”主动留下来规划乡村、建设乡村,为美丽乡村的持续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民风美。文明、有序的民风民俗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不断巩固的稳定器,一个地区的绿美建设工作仅靠政府投资,村民一时一刻的建设是难以为继的。为避免美丽乡村建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各地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时要将“民风美”纳入到美丽乡村的后续管理工作中,通过党建引领,组织群众在吸收本地传统民风民俗优秀部分基础上,依据时代发展进程,以移风易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将“尊老爱幼”、“移风易俗”“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章程中,发动党员代表通过各种本地群众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文明村规,以党员带头执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带领整个村庄、整个地区群众将“文明生活方式”“爱护环境人人有责”“造绿护绿”等观念融入日常生活,以人人创建美丽乡村、人人爱护美丽乡村的方式构建一个持续美、持续绿、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需奋蹄。建设美丽中国是千年大计,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不仅需要振奋“排头兵”精气神,更要拿出钉钉子抓落实的干劲。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和绿美贵州行动,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路径明晰,唯待落实。谋在深远、干出实效,当跑出生态文明“排头兵”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