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助企引才须谨防“热心过度”
我国著名的漫画家华君武先生曾画过这样一组漫画:两位身穿黑衣,头戴黑帽的老年人正在全神贯注地下棋,不久,一位老人后面站了一位“热心人士”,手指棋盘大声地吼道:“应该这样走……”,又过了一会,另外一位老人身后也来了一位“好心人”,挥舞着手臂说“你要这样走……”,最后,原来下棋的人不见了,变成了两位“好为人师者”对垒。
“热心”本是一个阳光的、充满正能量的词语,但一个人如果“热心过度”,超出了被帮助人员的需求范围,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政府帮助企业开展招才引智工作也是如此,如果给予的“帮助”超出了企业承受能力,那么“助推”很可能变成“拖累”。
随着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理念逐渐普及,以及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的人才工作投入越来越多,人才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人才工作考核在地方综合考核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于是,一些地方为了在招才引智工作中取得“靓丽成绩”,不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区域承载能力,盲目地提高每年招引人才的数量标准和层次,甚至过度追求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等“高大上”的人才,而这些“引才指标”最终往往被分解到各个企业头上。于是出现这样情形,某企业今天被拉去参加高级人才交流会,明天被组团带到高校对接专家,后天又要在企业里迎接政府邀请来访的“专家团”,在引才的道路上马不停蹄、疲于应付,但最终真正能引进来与企业开展合作、带给效益的人才却寥寥无几。
事实上,企业缺不缺人才,缺什么样的人才,需要的人才在哪里,企业自身往往最清楚。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强化政府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职能,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要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各级政府应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扎扎实实地推进改革,既为企业“搭台”,也要“搭好台”,帮助企业招引到真正需要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热心”本是一个阳光的、充满正能量的词语,但一个人如果“热心过度”,超出了被帮助人员的需求范围,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政府帮助企业开展招才引智工作也是如此,如果给予的“帮助”超出了企业承受能力,那么“助推”很可能变成“拖累”。
随着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理念逐渐普及,以及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的人才工作投入越来越多,人才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人才工作考核在地方综合考核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于是,一些地方为了在招才引智工作中取得“靓丽成绩”,不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区域承载能力,盲目地提高每年招引人才的数量标准和层次,甚至过度追求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等“高大上”的人才,而这些“引才指标”最终往往被分解到各个企业头上。于是出现这样情形,某企业今天被拉去参加高级人才交流会,明天被组团带到高校对接专家,后天又要在企业里迎接政府邀请来访的“专家团”,在引才的道路上马不停蹄、疲于应付,但最终真正能引进来与企业开展合作、带给效益的人才却寥寥无几。
事实上,企业缺不缺人才,缺什么样的人才,需要的人才在哪里,企业自身往往最清楚。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强化政府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职能,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要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各级政府应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扎扎实实地推进改革,既为企业“搭台”,也要“搭好台”,帮助企业招引到真正需要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标 签:
( 网站编辑: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