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限塑令”失灵源于政策围堵的失败


       2008年末推出的限塑令,如今却曝出超薄袋难禁,塑料袋使用习惯难以抑制等问题。一家中型超市年使用量超30吨,手撕塑料袋成“法外之地”。(北京晚报3月29日)
   “限塑令”到底灵不灵?有说灵的,“限塑令”推行七年来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多少万吨”的。有说不灵的,“限塑令”七年遭遇“政策尴尬”,成果几何,难以评说。灵不灵,居家过日子的市民最有发言权。但凡每天卖菜做饭市民都会一个相同的观感,买东西使用塑料袋并未受到“限塑令”多少限制。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这一《通知》也被外界称之为“限塑令”。
       “限塑令”试图通过“有偿使用”,来抑制居民使用塑料购物袋需求,从而到达减少白色污染的效果。而现实的窘境是,时下即便是五毛钱掉地上好多人都懒得弯腰去捡,又怎么为塑料袋的区区几毛钱上而吝啬。同时,在超市、商场购买东西,本身就具有使用购物袋的现实需求,总不能买一斤鸡蛋都装自已衣袋里吧。限塑令“正作用”表现平平,“副作用”却很见效,本应超市、商场承担的购物袋费用转嫁给了消费者,商家无形中又分得了“一块政策蛋糕”。
       “限塑令”减少白色污染的初衷是好的,但想以政策法令“围堵”住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只会在民众的选择面前“碰一鼻子灰”。初衷再好的政策,如果只想着如何“围堵”,不想怎样“疏导”,也会遭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式的失败。
       大约在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发人深省、给人启示。这个故事的启示用在“限塑”上就是四个字,堵不如疏。“限塑令”也好,“禁塑令”也罢,实质都是一种政策“围堵”思维,试图堵住消费者的现实需求,而不是合理的引导、疏导。限制塑料袋使用还真得在“疏”上动点脑经。比如,通过国家补贴一点、商场承担一点的方式,推出更加物美价廉、方便使用的“环保购物袋”,既满足市民购物需求,又减少塑料袋使用。再比如,即便是使用现在塑料购物袋,在商场、超市实行“以旧换新”的方式,集中回收塑料袋,同样也能达到减少污染的效果。治水“堵不如疏”,限塑也是如此。如果政策制定者还是简单的“围堵”思维,只会让老百姓“堵心”。(闫华) 
标 签:
( 网站编辑:南山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