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重阳节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重阳节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1989年,我国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并于2012年底在法律上明确下来。原本,重阳节就和祭祖有关,它和除夕、清明、中元节构成祭祖四大节日。源头可追溯到先秦。《吕 氏春秋》载:“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说的是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此外,“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长寿之意。汉代就有类似的说法。《西京杂记》 中,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重阳节求寿,自那时起就有。重阳节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很强的存在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缺乏假期。重阳节是为数不多没有假期的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假期通常是人们庆祝和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时间。由于重阳节没有假期,很多人无法腾出时间参与相关的庆祝活动,导致其存在感相对较低。

习俗不易推广。重阳节的习俗包括登高、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然而,这些习俗在现代社会中并不容易推广。例如,登高在古代是一项雅事,但现代人住在高楼大厦中,登高失去了仪式感;茱萸这种植物很多人都不认识;菊花栽种者不多,菊花展也不普遍;重阳糕、菊花酒更不像粽子、月饼那样普及。这些因素导致重阳节的习俗难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承和推广,进而影响了其存在感。

文化认同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对于节日的认同和重视程度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意义可能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太契合,导致人们对这些传统节日的关注度降低。重阳节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其庆祝方式和意义可能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一定的脱节,这也是其存在感较低的原因之一。

尽管重阳节在现代社会中存在感较低,但它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重阳节是中国古代的祭祖节日之一,也是表达敬老之情的时刻。在庆祝重阳节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登高、赏菊等活动来感受秋天的美好,同时也可以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关爱。重阳节的存在虽然不如其他节日那样引人注目,但它仍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尊重和传承。(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邦洞街道  杨燕舞)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