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既要提“薪”更要提“干”
村干部既要提“薪”更要提“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村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一线战士”,风里来雨里去,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托起希望。过去,“工资低、任务重”让一些村干部成了改革路上的“软脚虾”。因此,为村干提“薪”,是激励士气之举。近几年,村干部领取报酬不断提升,落实待遇保障不断“向好”,与此同时村干部“干”的能力更应不断“攀升”。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薪”之余,提“干”更是不可或缺。这里的“干”,既指干事创业的激情与能力,也指村干部队伍的素质与作风,还指对村干部的晋升培养。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干事创业是一场田间地头的“重头大戏”。提“薪”之后,村干部将更加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和提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真正从“土专家”成长为“多面手”,用实际行动诠释“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奋斗精神。
“其身正,不令而行。”干部作风是民心所向的“晴雨表”,更是推动工作的“强引擎”。村干部当以百姓之心为“镜”,常思己过,以公正之法为“尺”,常修为政之德,这不仅是“两袖清风”的廉洁自律,更是“心系群众,脚沾泥土”的深情厚谊。让群众感知村干部角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与民同耕、共话桑麻的“贴心人”。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干部晋升不仅是选拔那些“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的智者,更要激发每一位村干部内心的“小宇宙”,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英雄”。村干部不是简单的“村官”,而是新时代的“追梦人”。需建立健全村干部培养体系,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结合“一带一,多带一”的方式,让经验与创新碰撞出火花。让村干部从“新手小白”逐渐成长为“乡村治理达人”。
(贵州省锦屏县偶里乡人民政府 潘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