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发挥驻村干部,解决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新时期下,国家惠民政策普及各个阶层及家庭,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服务群众关系到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落地,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群、干群的改善,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积极探索为基层群众更好服务的响应机制,着力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为基层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让基层干部真正的走进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聆听基层群众最真实的声音,急群众之所急,愁群众之所愁,更好的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对作用,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的纽带。继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乡村振兴工作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我们要坚持“四个不摘”的基本原则,保留(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继续在村为群众服务,驻村干部主动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同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已成为方便群众,转变干部作风,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有效平台,深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一是走深入,接地气。驻村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多走土路讲土话,多接地气才能做好群众工作。磨破嘴皮不如走破脚皮,说得再好都不如多走走“小路”,多看看民情,多听听民声,才能汇聚民意,才能与群众接上气,多说土话才能做好群众的“亲戚”,才能密切干群之间的联系,群众才愿意向干部敞开心扉。二是勇于担当,狠抓落实,提高干部的办事效率。走进群众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难题,面对问题干部就是要勇于担当,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敢于走在前头,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到实处,不断地转变作风,提高执政水平,才能提高办事效率,赢得群众的好评。三是转作风,办实事。切实改变以往的“群众跑机关找干部办事”为“干部驻村主动为群众服务”,逐步解决农村级阵地功能不全等问题,积极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四是保稳定,促和谐。驻村干部长期驻在村里,及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摸底工作,对倾向性问题早知道、早反映、早处理,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促进邻里和睦、村里和谐、大局和顺,为西藏长期繁荣稳定、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基础。五是传输送,助增收。驻村干部在所在村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增收致富的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服务,指导协调村里的各类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实施,不断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不断增加农牧民群众的收入。

(二)要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流程繁琐、部门推诿是为民服务常见的弊病,脸难看“事难办”极大的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与公信力。一是应建立首问责任制,并推行服务承诺。结合党史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要求,持续开展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在便民服务大厅和服务窗口(乡村两级)推行服务承诺制,要求做到“有诺必行”、“违诺必究”制度。并根据政务服务要求的办事限时办结制度,要求在规范办事程序的同时决不允许超期办理,能现场办理的必须现场处理。对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的追究其相关责任。二是强化学习,做好业务能力提升。严格要求业务人员要做到业务知识与时俱进,就要做到常学习、会学习、爱学习,不仅要学习行业部门的业务知识,更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切实将服务人民摆在首位。三是推行办事“零距离”。推行在非赶集日,组织民政、社保等与群众有切身利益的部门,深入村寨,到想办事但不便办事的群众家中去,将服务送上门,以解决群众燃眉之急。(刘泰润)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