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高薪技术员是目不识丁的“好老师”

       记者在鹿寨县柳丰葡萄园内见到赵纪夫时,他正在葡萄园里忙着指挥工人给葡萄枝条做固定。赵纪夫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却是年薪40万元的特聘葡萄技术员,用精湛的技术管理着几百亩的精品葡萄园。(3月29日《南国今报》)
       赵纪夫作为一名葡萄技术员,年薪40万元的确不低。可是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又有点出乎意料。按照常规的思维,技术员就该是个文化人,可赵纪夫偏偏不识啥字,这样的反差很具“看点”。
       不过要笔者来说,这里边的“看点”,不在于赵纪夫的不识字,而是他是一名“好老师”。可能有人就要说了,目不识丁还能是“好老师”?从逻辑上来讲,这的确有点说不通,可是用赵纪夫的事迹来说,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因为在葡萄种植方面,赵纪夫的确就是行家里手,技术就是杠杠的过得硬。
       说赵纪夫是一名“好老师”,是因为他肯钻研、爱学习。认识的字不多,不等于不爱学习。最初从农科所专家那里学葡萄种植技术的人不少,可最后偏偏是不识字的赵纪夫“成了材”,这恐怕不是偶然的,而在于赵纪夫的勤学好问。因为不认识什么字,学好一门技术的难度更大,赵纪夫能够学成并且学好,肯定比别人花了更多的心思和心血。这一点很像勤于学习、精益求精的老师。
说赵纪夫是一名“好老师”,是因为他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种植技术需要经验的积累,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尽管有生存需要的原因在其中,但赵纪夫坚守十亩葡萄园长达19年之久,这也是殊为不易。在这个过程中,赵纪夫将学到的理论不断用于实践,并且注重吸收生态种植等新知识,这样就实现了熟能生巧,技术水平就与日俱进。
       说赵纪夫是一名“好老师”,是因为他善于“教学”。赵纪夫不仅葡萄种植技术过得硬,还能够将自己的技术口传身授,云南、浙江等他待过的地方,大家遇到了葡萄种植方面的难题向他请教,他也都是有求必应。这就像一名敬业的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问和知识,毫无保留地向学生倾囊相授。
       在乡野田畴,不少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他们却是很厉害的“土专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这些目不识丁的“好老师”用起来,将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用起来,或许就会多一把打开致富和创业大门的钥匙。
标 签:
( 网站编辑:图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