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用担当检验忠诚

 

        有人说:有一种忠诚叫担当。有人说:忠诚是最好的责任担当。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京主持召开部分中央部委负责同志座谈会,并到辽宁省召开座谈会,就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征求意见。他强调指出,“对党忠诚最终要体现到担当上。”
        《词典》上,对“担当”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承担并负责任。担当不仅说说而已,一定要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没有“泰山石敢当”的责任意识,就不配用“担当”这两个字。一个人对党,对人民,对事业是不是忠诚,不在说得有多好,而在落实到担当责任,勇于作为上;更不是对自己前途有好处的事,就担当;没有好处,或者好吃不大的事,就不担当。
        共产党人的担当,最具鲜明特色,最能诠释党的信仰:既要“对党忠诚”,又要“心中有民。”共产党人的担当,光明磊落,不怕被人看见;共产党人的担当,一定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在某种程度上,担当与忠诚,就像是“手心与手背”的关系:勇于担当的人,一定忠诚;忠诚的人,一定勇于担当。而“心中有党”,就是对党忠诚,这是一种品格,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作风;而“心中有民”,就是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群众,牢记民生就是民心,改善民生就是凝聚民心,真心实意服务人民,用担当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王岐山指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责任重如泰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把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要求凝练为忠诚干净担当。”这种“主题鲜明”的担当,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不怕人民群众监督;实践证明,哪个地区、哪个部门有一个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党组织,带头人,那里的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管党治党一定会坚强有力,一定能够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王岐山强调,“言行一致最终要体现于行,实现历史使命、体现党的宗旨均必须有担当的作为。”担当贵在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说到做到;那些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问题的地方,根本原因在于党组织和“一把手”管党治党不严、责任担当缺失,搞好人主义、一团和气。这种口头上的担当,不仅会使党的事业受到一定损失,也一定是一种负能量,会在干部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担当是“对党忠诚”的具体表现和高尚情操,担当是一种责任心;这种责任心,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实在的,最终一定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再好的规划都要靠操作保障,再好的决策都要靠执行落实,操作力大不大、执行力强不强,既是作风和能力的反映,也是有没有责任心、敢不敢担当的重要标志。
        有一种担当,叫做:“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挑战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不和稀泥、不装聋作哑,不偷懒耍滑、不推诿扯皮、不怕得罪人”。对党忠不忠诚,能不能担当,只有关键时刻,利益面前,功名利禄面前,才可以泾渭分明,才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检验忠诚最好的标准,就是看敢不敢担当负责、较真碰硬,负重拼搏、奋发有为。
        担当最能验忠诚。担当最能验理想信仰坚不坚定?担当最能验“三严三实”落没落到实处?担当最能验“两学一做”坚没坚持知行合一标准?只“要把自己摆进去,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一定能“唤醒责任意识”。

标 签:
( 网站编辑:致远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