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让“朋友圈”成为网络问政的新场所

        仔细研究不同群体的微信朋友圈,不难发现一个现象:领导干部在朋友圈一般都比较沉默,而且级别越高越不爱在朋友圈说话,他们几乎从不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即使偶尔更新也以转发“心灵鸡汤”、分享风景照为主。这个现象在公务员群体中非常普遍,完全可以用“官样朋友圈”为之命名。(7月15日《京华时报》)
        在谈到“小圈子”、“共腐圈”、“利益圈”的时候总是与权、钱离不开关系,尤其是自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的高压反腐下,圈子文化少了,干部队伍风气也正了,社会氛围也清朗了,但是反腐败有它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并不会一时半会就彻底清除,所以人们在谈“圈”的时候也会色变。
        而有一种“圈”叫“朋友圈”却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就会成为一些心存不轨者谋取私利的“暗器”,用得好就会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方式,成为网络群众路线的有效方式,只是这个“螃蟹”并不被看好,“官样朋友圈”自然也是难的一见。
        “朋友圈”其实并非洪水猛兽,它可以如冬日的暖阳带给你温暖,可以如春天的复苏带给你希望,通过“朋友圈”实现问政于民、问智于民、问需于民,让“朋友圈”也可以成为“为民圈”,这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也是为党员干部创新工作提供了条件,全在于官员的官念和行动。
        健康的“朋友圈”不仅仅能传递正能量,更能更快地让政策传到群众的身边,同时也有利于群众发挥监督的权利,让党员干部敢于在群众的监督下工作,既是社情民意的“集中场”也是解决问题的“现场”,才能更好地打通关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说:“领导干部要常上网看看”。看什么?自然是看群众有啥需要的,有啥好点子,有啥对干部的要求,这样才能真正地让“朋友圈”成为“朋友”谈心的地方,成为干群的连心线,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场所。
标 签:
( 网站编辑:致远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