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改迈过三道坎没有公车也下乡
公车改革实施以来,“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式走马观花的下乡走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或集中调配车辆的形式,提高了公车的利用率。但记者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个别地方干部抱怨申请不到公车,或车补不到位等,出现了“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5月28日 新华网)
推动公车改革,初衷是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节约政府开支、合理配置资源,但是公车改革之后,部分国家公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守住车补“只进不出”,该下的乡不下了,该干的活不干了,将车补变相成了福利,这显然与车改的初衷相悖。
“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集中出现,肯定和部分人员的认识不到位有关,但是将“帽子”全扣到这些人头上,肯定也是有失偏颇的。在公车改革进行到关键时期的当下,还是应该更多地从制度上进行反思,只有边改革边修正边完善,公车改革才能无限接近成功。
公车改革的方案经过了无数专家的论证,在现阶段应该是所有方案中的最优方案,笔者才疏学浅不可能有更高明的招数。但是,依照笔者的理解,如果要实现工作人员没有公车也下乡,正在推行的车改还必须要迈过三道坎。这些观点是否正确,笔者姑且一说,诸位也姑且一听。
第一道坎是“车补坎”。不少地方公车封存了,但是车补却一直不落实,单位保留的公务用车又只“服务领导”,一般工作人员下乡只能自掏腰包,可是有些地方不但车补不发,微薄的工资也是几个月一发,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工作人员不是不愿下乡,而是勒紧裤腰带也下不起乡。要让基层工作人员下乡,首先的一点就是要确保车补到位,而且对于跑腿多的岗位和人员要适当倾斜,这样下乡才具备了条件,而不是公车没了,车补也不发,却只一味指责工作人员不下乡。
第二道坎是“用车坎”。公车改革之后,单位或多或少都保留了公务用车,但是在公务用车的调配使用上,很多单位都“对人不对事”,仅有的一两辆车只盯着领导,即便领导不用别人也不能用,领导领着高车补依然有专车,工作人员车补低却只能开车或租车,就算是工作人员的觉悟再高,两相比较也难有下乡的积极性。另外,很多地方把用车压力转嫁给基层,市级部门下乡让县里接,县里下乡让乡里接,基层有限的车辆迎来送往,正常的工作都无法开展,却不敢怒也不敢言。此外,基层没有汽车租赁公司和平台,也造成了用车难。因此,提高保留公车的使用效率,完善市场化供给,是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
第三道坎是“制度坎”。车补及时发放到位,用车能够解决,这时候如果还是不肯下乡,那就是态度出了问题,就是想把车补装进兜里。针对这样的新情况,各单位要建立督查制度,按月督查各科室和每个人的工作进度,工作需要下乡却不去下乡的,最终造成工作进度滞后甚至无法完成的,要严肃追究其责任,“屡教不改”的要停发或取消其车补。有了制度的约束之后,该下的乡肯定就得下。当然,对于那些“没事找事”的下乡,“骗吃骗喝”的下乡,“观光看景”的下乡,也必须要管得住,绝不能为基层添堵增加负担。
迈过了以上三道坎,“没公车坐”不愿下乡的情况,即便是不能根除,肯定也会得到遏制。大家觉得是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