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不是“家务事”
家暴不是“家务事”
全国妇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妇女遭受丈夫殴打,2.7亿个家庭中,约30%的妇女遭受过家暴,每年有15.7万妇女自杀,其中60%妇女自杀是因为家庭暴力。此外,也有部分男性被家暴的案例。
11月25日“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也被称作“国际反家庭暴力日”。2016年3月1日,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也将禁止家庭暴力作为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明确写入法典。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家暴不是家务事,而是侵权行为,是敏感的社会问题,关乎当事人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也关乎当事人的生活质量。家庭本是避风港,而暴力却让这道港湾布满阴霾。只要在网络上打出家暴两个字,弹出的新闻数不胜数,甚至于每天都能在网络上看到新的家暴相关的新闻。这恰恰说明了家暴、反家暴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虽然近年来对家庭暴力的关注逐渐增加,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很多经历家庭暴力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正受到虐待。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并且有70%的施暴者不仅打妻子,还打孩子。面对暴行,女性平均经历35次虐待才会选择报警。
家不是枷锁,不应成为暴力的庇护所,家暴也不是“家务事”,面对家暴,受害者首先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其次法律、社会才能更好提供帮助。在大家的普遍意识里面,家暴好像就是我们自己家里的事情,没必要向别人求助,甚至于在别人对其发出疑问时,还要帮助施暴者遮掩,避免大家对她/他产生不好的印象。对此,我认为,让群众认识到家暴的危害以及树立反家暴的意识是任重而道远的。只有从思想上认清家暴,才能做出反家暴的行动。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别给施暴者找借口,不能因为一时的心软就原谅了施暴者。语言暴力、冷暴力都是暴力。电影《无问西东》里被冷暴力逼疯而选择跳井的刘淑芬,她的内心跟很多经受家暴的女性一样,难以想象曾经的那么美好的一个人能说变就变,她们不愿意相信,宁愿选择一次又一次的原谅那个对她们拳脚相向的丈夫。但一味隐忍只会纵容家暴。不要相信高学历人才不会家暴,家暴与学历、职业等无关。家暴不是“家务事”,家庭中的弱势群体要勇敢的拒绝以爱为名的家暴。虽然伤口可以掩盖,但是伤害不会消失,别让家成为暴力的庇护所。如遇家暴,请拒绝沉默、保留证据,勇敢地用法律保护自己,向一切家庭暴力说“不”。
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而是社会共识,唯有社会各界联起手来对家庭暴力说“不”,才能为妇女的生存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茅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