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随便拍板折射权力任性

        经他拍板,国家“随随便便”就损失了15多个亿。在担任安徽省淮南市市长期间肆意弄权的曹勇涉嫌受贿、滥用职权一案,经安徽省检察院指定管辖,日前由滁州市检察院提起公诉。(6月19日  网易)
        毫无疑问,作为一市之长,曹勇随便拍板是把公权揣进私兜的使然。15个亿,对一个地级市而言,损失可谓惨重,尤其是由此给政府公信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那么,在“权为民所用”面前,为何曹勇就能如此“随随便便”?
        显然是权力任性的驱使。曹勇身为市长,掌控着行政各种决策、审批,甚至地方大大小小的事物都要汇集其办公桌上,权力不可谓不大。大权在握,如果再放松自身要求,就容易滋生各种“官老爷”思想。从曹勇的各种腐败活动中可以看出,其早已把党纪国法置之度外,权力傲慢一览无余。
        俗话说:“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任性妄为”。曹勇任性的背后暴露出权力监督失声。在一些地方,虽然权力监督体系在不断完善更新,但由于“官本位”思想的恣意,对权力核心责任人的行为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久而久之,权力监督便出现选择性失声的尴尬。也正如此,一些地方官员更是肆意妄为,任性之极。
        权力任性,说到底是权力越界。而要规正权力,则需要在法律的框架内,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为此,纪委首先要摆正自身位置,不能习惯性地把自身委身于权力之下,而是要建立起切实有效地权力监督运行机制,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接受监督,绝不留“暗门”,也不开“天窗”。当权力真正回到“制度笼子”,官员活动自然会规矩到法律红线之上。
        其实,不管权大权小,任性都是对权力观的歪曲理解,其最终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人民日报》有言:“要想权力不任性,前提是做好“权力减法”,关键是做好“制度乘法”,重点是做好“监督加法”。这恰恰是从源头上堵住官员任性的漏洞。因此,只有让监督在权利使用中发挥最大作用,才能避免各种丑陋的权力任性现象再次发生。

标 签:
( 网站编辑:致远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