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被骗死” 谁是骗子的帮凶
今年高考,临沂女孩徐玉玉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19日她接到陌生电话,称有笔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因之前接到过教育部门的通知,徐玉玉便没有怀疑,按指示将9900元学费转入对方账号…得知被骗,伤心欲绝,21日晕厥离世。(2016/8/24 《沂蒙晚报》)
能够考入理想的大学,这是夏天刚参加完高考学生最开心的事情。但是,临沂女孩徐玉的这份开心却没有维持很久。徐玉的学费被骗子全部骗走了,因为家境的贫穷,导致徐玉因为心伤和自责而呼吸骤停,抢救无效而离世。
徐玉死的方式“很中国”,因为电话诈骗这种事情,实在太日常化了。很多人都经历过电话诈骗的事情,电话那头能够准确报出你的身份信息,让人对于诈骗总是防不胜防。而徐玉不过是电话诈骗事件中的一例,没有什么独特性,却又格外的独特。
因为徐玉的死,让人们倍感愤怒,却又不知道如何发泄这份愤怒,电话诈骗案例绝非仅此一例。徐玉案例之所以独特,因为一名花季少女因为被诈骗而“被骗死”。因为电话诈骗导致的悲剧层出不穷,只因为受害人是一名即将入学的天之骄子,而让这起事件显得格外残忍。
我们无法责备徐玉,因为她还涉世不深,不明白这个骗子横行的世道,需要怎么样的堤防心理,才能不被骗。一万元对于一个贫穷家庭来说,实在太过沉重。如果在一个家境好一点的家庭,或许也就不会发生这种“被骗死”的悲剧了。一切都没有假设,徐玉绝对不会是骗子的最后一个猎物。
但是,为何骗子能够如此精准的知道徐玉的个人信息?若没有这些精准的个人信息,骗子还能成功骗到徐玉的学费吗?我们虽然无法判断出面目模糊的骗子,但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徐玉信息的泄露,才是造成骗子能够得手的根本。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早就让我们“习以为常”了。或许从徐玉被大学录取的那一刻起,徐玉的个人信息就已经落到了骗子的手中。我们很难准确知道是哪一个环节失守造成了徐玉信息的泄露,但我们能够预见的事情是,若相关部门能够严格守护好公民的个人信息,这样的悲剧将不会发生。
电信企业对于诈骗信息的防范,也是远远的不足。若电信企业的巨头们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的诈骗事情又怎么会屡禁不绝?电信运营商的行为处事,让人觉得善于逐利,却短于德行。在这起事件上,很难说相关的企业不负有一丁点责任。相关部门屡屡提出的实名制保护个人信息,为何这样的保护却总是“手太短”?
我们知道无耻是每个骗子必然的特性,我们提倡建立一个“耻感”社会。但是,提倡每一个人都提高自己的耻感文化,真正的作用能有多大?就单纯的拿提高全民的耻感意识来说话,面对利益的诱惑,恐怕还会有某些人的道德感会沦丧。
与其提倡全民提高耻感意识这些虚无缥缈的话,还不如脚踏实地的去“追本溯源”。究竟骗子是如何拿到公民的私人信息的?那些将公民私人信息透露出来的有关部门,该当何罪?若只追那些看似“镜中花,水中月”的荣辱感,不如先制定透露公民私人信息部门的追责机制,建立相关制度来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加大追责那些故意泄露信息部门的罪,远比提倡耻感文化来得迫切。( 刘颂寒)
能够考入理想的大学,这是夏天刚参加完高考学生最开心的事情。但是,临沂女孩徐玉的这份开心却没有维持很久。徐玉的学费被骗子全部骗走了,因为家境的贫穷,导致徐玉因为心伤和自责而呼吸骤停,抢救无效而离世。
徐玉死的方式“很中国”,因为电话诈骗这种事情,实在太日常化了。很多人都经历过电话诈骗的事情,电话那头能够准确报出你的身份信息,让人对于诈骗总是防不胜防。而徐玉不过是电话诈骗事件中的一例,没有什么独特性,却又格外的独特。
因为徐玉的死,让人们倍感愤怒,却又不知道如何发泄这份愤怒,电话诈骗案例绝非仅此一例。徐玉案例之所以独特,因为一名花季少女因为被诈骗而“被骗死”。因为电话诈骗导致的悲剧层出不穷,只因为受害人是一名即将入学的天之骄子,而让这起事件显得格外残忍。
我们无法责备徐玉,因为她还涉世不深,不明白这个骗子横行的世道,需要怎么样的堤防心理,才能不被骗。一万元对于一个贫穷家庭来说,实在太过沉重。如果在一个家境好一点的家庭,或许也就不会发生这种“被骗死”的悲剧了。一切都没有假设,徐玉绝对不会是骗子的最后一个猎物。
但是,为何骗子能够如此精准的知道徐玉的个人信息?若没有这些精准的个人信息,骗子还能成功骗到徐玉的学费吗?我们虽然无法判断出面目模糊的骗子,但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徐玉信息的泄露,才是造成骗子能够得手的根本。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早就让我们“习以为常”了。或许从徐玉被大学录取的那一刻起,徐玉的个人信息就已经落到了骗子的手中。我们很难准确知道是哪一个环节失守造成了徐玉信息的泄露,但我们能够预见的事情是,若相关部门能够严格守护好公民的个人信息,这样的悲剧将不会发生。
电信企业对于诈骗信息的防范,也是远远的不足。若电信企业的巨头们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的诈骗事情又怎么会屡禁不绝?电信运营商的行为处事,让人觉得善于逐利,却短于德行。在这起事件上,很难说相关的企业不负有一丁点责任。相关部门屡屡提出的实名制保护个人信息,为何这样的保护却总是“手太短”?
我们知道无耻是每个骗子必然的特性,我们提倡建立一个“耻感”社会。但是,提倡每一个人都提高自己的耻感文化,真正的作用能有多大?就单纯的拿提高全民的耻感意识来说话,面对利益的诱惑,恐怕还会有某些人的道德感会沦丧。
与其提倡全民提高耻感意识这些虚无缥缈的话,还不如脚踏实地的去“追本溯源”。究竟骗子是如何拿到公民的私人信息的?那些将公民私人信息透露出来的有关部门,该当何罪?若只追那些看似“镜中花,水中月”的荣辱感,不如先制定透露公民私人信息部门的追责机制,建立相关制度来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加大追责那些故意泄露信息部门的罪,远比提倡耻感文化来得迫切。( 刘颂寒)
标 签:
( 网站编辑:放牧山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