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用力,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战
不久前,我国最后52个贫困县“摘帽”, 至此,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脱贫“摘帽”之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对接,显然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进行谋划思考。针对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问题,12月2日,国务院扶贫办表态,未来五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将继续实行“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虽然这 “四个不摘”给贫困地区群众吃下了定心丸,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显然也是一场硬仗,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大胆探索,持续用力。
继续强化基础设施,为乡村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总体而言,通过脱贫攻坚战,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提升,这也为贫困群众的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大动力。但在脱贫“摘帽”之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提升到了一个更高起点,已经脱贫致富群众的需要与期盼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这个意义而言,巩固脱贫成果比实现脱贫“摘帽”的压力更大,责任更重。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本来底子薄弱,加上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可能难以适应乡村振兴发展,因此在巩固脱贫成果过渡期内,要反复梳理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的短板与不足。比如针对乡村道路不宽的问题,要加大投入,不断拓宽村道,让更多的车流、人流与物流动起来。又比如针对一些地方的水利、电力、信息通信工程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也要积极发力,要加快推进各类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实施电信服务,持续新建村级补充基站等。总之,既要巩固脱贫成果,也要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紧盯边缘贫困户,分类打好返贫阻击战。脱贫攻坚关键在精准,巩固脱贫成果同样也要在精准上发力。虽然我们实现了脱贫“摘帽”,但一些地区的产业基础并不厚实,一些贫困群众也随时可能出现返贫致贫。我们要加大调查摸底力度,对可能返贫致贫的人员进行重点监控,一旦可能出现返贫风险,就要及时介入。对此,基层干部要在综合评估走访户的就业情况、产业规模、家庭经营性收入等基础上,明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风险户,及时制定一户一策的阻击返贫方案。尤其对于风险级别高的风险户,要增强帮扶力量,加派乡镇和帮扶部门单位、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的相关负责人开展帮扶。同时,也要加快完善贫困群众返贫致贫监控机制,要总结已经脱贫致富地区的脱贫成果巩固经验做法。
抓住产业牛鼻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既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支撑,也是巩固脱贫攻坚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从目前的情况看,贫困地区早已建立了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构架,也打响一批具有地理标志的扶贫产业品牌。但一些地方的产业基础依然不扎实,无论从产业链,还是从产业深加工,或者是从特色产业发展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薄弱点。对此,贫困地区要从县、村、户等层面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要结合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加大产业投入力度,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做大做强产业发展链条。要把产业发展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结合起来,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以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贵州省天柱县邦洞街道卢桂哲)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