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倡导信息惠民不该将纸质证明“一棍打死”

        部门要社区的证明,公证处要社区、派出所的证明,但社区认为许多事情不在自己的权限内,应由部门、公证处或派出所自己取证,这就造成了证明路上的“三角”纠葛,怎么破?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成电子证照库,实现群众办事“一号”通用,以解决各类“奇葩证明”问题。泉州位列80个试点城市其中,这意味着,泉州市民有望凭身份证通办各类政务服务。(5月27日《东南早报》)
        要让百姓少跑路,就要让信息多跑路。的确,老百姓追逐信息的“证明路”多有崎岖和坎坷,一些证明需要跑路跑到断了腿不说,有的还陷入了推诿扯皮的“三角”纠葛之中,真是让人有苦无处说。更有甚者,因为开不出一纸证明,而自身利益受到损失。例如,近日就有媒体报道,南京的黄先生购房贷款,由于开不出单身证明、银行贷款下不来,面临着要向房地产公司赔偿违约金的难题。
        倘若有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信息化服务平台,那么“一号”通用所关联的各类个人信息,就能将此类“奇葩证明”难题迎刃而解。特别是,政务网络化信息化,在高效便捷、简化程序的同时,其实在各部门各门类信息的相互印证中,比一些只有公章而无核实的纸质证明更加准确可信。当然,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政务信息共享是必然趋势,无论是对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办事流程,还是对方便百姓办事、加强部门协同来讲,都十分有益,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新的工作和服务模式。
        应该说,信息惠民这招棋是好棋,也能预见将来一定会迅速普及,给公众带来极大便利。但也要看到信息惠民基础工程庞大,无论是基础信息采集、信息系统联网,还是硬件设施配套、部门协同配合等上,都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尤其是,对于信息采集而言,甚至是一个持续性常态化的工作。那么,在各类奇葩纸质证明逐步取消、信息共享逐步取代的“过渡期”,是否会出现有证明需求,却又因纸质证明取消、共享信息不全而无法证实信息的尴尬?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业务出现,但信息共享系统中相关证明信息未能及时跟进采集的矛盾?是否会出现老百姓在电子证明无路之下,却因纸质证明无门,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笔者认为,信息惠民固然是好,应当让其唱主角,但也要真正走进百姓生活,更加具体细致的考虑他们的“证明需求”问题,不能简单化的用信息共享取代纸质证明。毕竟,仍不排除有少数时候信息共享无法实现程序要求的信息证明。而纸质证明之门一旦被彻底关闭,那么老百姓还能去哪里找寻办事的大门?恐怕,只会比奔波于各类“奇葩证明”更加痛苦和纠结。所以,倡导信息惠民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堵死纸质证明之门,还是要留一个“口子”作为补充手段,给百姓办事留有余地。特别是,在信息惠民逐步深入推进的过渡期,要针对性的出台开具纸质证明的措施办法,让纸质证明与电子证明顺利搞好“舞台交接”。
        总之,这证明、那证明,最根本的是要老百姓办成事,这才是真正的惠民。倘若老百姓连事儿都办不成了,那么就该反思相关部门打造的新型“证明”之路,究竟便在哪、惠在哪?究竟还有没有设计的“先天缺陷”?

标 签:
( 网站编辑:致远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