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拒做“躺平式”干部 争当实干型标兵

拒做“躺平式”干部 争当实干型标兵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不仅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指明了成长成才的方向,更是对我们每一位青年干部提出了殷切期望。然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青年干部面对工作压力,开始鼓吹“躺平”“摆烂”文化,这种消极态度与新时代好青年所秉持的“向上向善”“奋进有为”理念背道而驰,令人深感忧虑。

青年干部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杜绝“躺平”之风,激发青年干部的奋斗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躺平”文化的蔓延,源于一些青年干部在面对工作压力时的消极心态。他们或许是因为对未来感到迷茫,或许是因为对现有工作环境的不满,又或许是因为个人能力的不足而产生的挫败感。但无论何种原因,“躺平”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相反,它只会让我们陷入更深的困境,失去前进的动力。

青年干部首先要认清“躺平”之害。内心正负能量的较量是人之常情,但关键在于如何辩证地看待自己、认识问题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抱负追求。相反,我们应该学会疏导个人工作、生活中遭遇的压力,防止负面认识和负面情绪长期积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躺平”思想划清界限,始终保持年轻人的干劲和闯劲。

树牢“有为”之志,是青年干部拒绝“躺平”的关键。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我们应该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我们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同时,我们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事业观。政绩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而是为人民服务的成果。我们应该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干出“有力”之绩,是青年干部拒绝“躺平”的最终体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和承诺上,而应该勇于走出生活舒适区,克服认识盲区,走进工作压力区。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有为”之志,以实干精神书写人生华章。这需要我们既有修己慎独的自律精神,又有勇毅力行的担当精神。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争先创优中体现价值、实现理想。同时,我们还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主动挑起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坦荡自信,勇于到艰难困苦的地方工作,在困难斗争中增长本领、锻炼成才;要有“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的赶考意识,做到干事创业“先行一步”“多干一些”“干实在一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伟大时代对青年提出的伟大使命,用青春的激情、活力书写建功新时代的新篇章。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作为新时代干部的我们,要带头拒绝“躺平”,做“脚下有根、肩上有担、心中有责”的干部。我们要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强的斗志,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继续奋勇前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