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者无私援建 受援者感恩奋进
三年来,成都、德阳、绵阳、南充、攀枝花、自贡、泸州七个市对口援建雅安,感人故事每天都在上演。(2016年07月21日四川日报)
“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启动后,四川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着力从财政、税收、金融、国土资源、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险、产业扶持、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粮食、工商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同时省委、省政府决定由六市对口援建芦山地震灾区六县,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对口援建措施,在人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为芦山地震灾区提供无私援建。
蓝图落地,授之以渔造活血,感恩大爱,后发追赶谱新篇。自芦山地震灾区援建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找准结合点,寻求双方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从单一支援向互惠合作发展,变输血为造血,最终实现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正是如此,在援建中援建方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心同德,团结协作,自觉支援和帮助受灾地区,努力使每一个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成为精品工程、惠民工程,确保了地震灾区经济平稳正常运行、社会和谐稳定、重建工作圆满完成。
祖国是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援建者怀着对芦山灾区人民的深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纷纷奔赴灾后重建的战场。这些援建者不畏万难、忘我工作。截至6月底,总体规划中由地方承担的2419个项目完工2382个、完工率达到98.47%,完成投资781.99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98.76%,基本完成三年灾后重建目标。在对口援建中,援建者积极为地震灾区献计出力,可以说,在芦山、在雨城、在天全、在名山、在荥经、在宝兴,每一个援建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汽车的喇叭声、工人的号子声,汇聚成一首和谐的乐曲;在每一个援建施工现场,一个个穿梭的身影,一面面随风招展的彩旗,处处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铸就了无私大爱的丰碑。
援建始终是一项政治任务,对口援建市和广大援建干部把它内化为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急灾区人民之所急,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展开工作,最短时间内启动援建工程,帮助灾区人民早日走出伤痛。报道称,南充对口援建天全土木工程师肖海清到天全后一直扎根在重建一线,从规划选址到现场定点,从选材到施工工艺,从质量监督到技术监测,肖海清不但严格执行重建标准,还带着当地村民、干部一起干,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用肖海清的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走了,技术必须留下”。
无私援建,处处显真情。肖海清是援建队伍中的其中一员,在芦山地震灾区还有许许多多奋战在一线援建工作者,比如,德阳市对口援建芦山前方指挥部指挥长于庭哲,还有原绵阳市对口援建前线指挥部规划设计组组长梁策……他们胸怀大爱,无私奉献,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他们冒危险、顶酷暑、战严寒,奋战在重建一线,帮助满目疮痍的灾区浴火重生。感恩新生活,放歌新家园。为表达全社会对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的无私援建,在重建收官之际,雅安市举行了“恩情永不忘 放歌新家园”原创歌曲演唱晚会。一曲曲感恩奋进的歌曲响彻雅州大地、一曲曲感恩奋进的歌曲传递着人间大爱,一曲曲感恩奋进的歌曲人不同角度再现了雅安人民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生动场景,把灾后重建中雅安的新风貌、新气象展现世人面前。
感恩援建,自强奋进。当前,雅安正处在决战“双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生态强市的关键时期,笔者认为,在这个关键时期,全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总体要求,积极探索“4.20”芦山强烈地震恢复重建新路子,把芦山地震灾区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家园。要深怀感恩之心、报恩之情、奋进之志,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与鼓励,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转化为科学重建、发展振兴的强大动力,凝聚成整体跨越、同步奔康的强大合力,切实推动“四大行动计划”、“四大工作抓手”落地见效,加快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走出一条“绿而美、绿变金”的有雅安特色的发展之路。(李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