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理论宣讲效果要“土洋”结合
近期,各地都在进行十八届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的宣讲。基层理论宣讲,以指导实践、服务群众为原则,以基层理论宣讲站为阵地,依靠思想政治功能,起到了聚人心、强党心、汇民心的重要作用。
如今,随着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电脑走进基层宣讲的舞台已经屡见不鲜了,微博、微信运用到理论宣传中也正成为一种趋势,基层理论宣讲正变得越来越“洋气”。基层理论宣讲利用“互联网+”打造理论宣讲的新平台,满足了党员干部群众自主化、差异化学习的需要,推动了理论宣讲的大众化、生动化与形象化。
提升理论宣讲效果,优化基层理论宣讲手段固然重要,但是将宣讲内容、宣讲方式与群众实际、与群众最关心、联系最紧密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实现“洋气”的宣讲手段与“土气”宣讲内容、宣讲方式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提高基层理论宣讲的效果与质量。
要站好群众角度。基层理论宣讲是通过宣讲平台,向群众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增强党的向心力、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宣讲效果好不好、宣传目的是否达到,是否用心、用情站好群众角度是关键。如不能站在群众的角度,多想想群众的感受,语言再优美、“调子”唱的再高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提升基层理论宣讲效果,站好群众角度是基础。要站稳群众立场。在宣讲时要将理论知识与当地群众的需求联系起来,要将“高大上”的理论宣传与群众的冷暖相结合,既要做到“身”入,更要做到“心”入;要站好群众角度。群众年龄层次有差别、文化程度不一致、认知水平有差异,基层理论宣讲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宣讲内容群众能明白或不明白,要事前做好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宣讲对象,真正做到宣讲内容与群众需求相符合、宣讲方式与群众口味相一致,切实提升宣讲的质量,真正起到宣讲的作用。
要用好群众语言。基层理论宣讲,要通过通俗易懂、群众最能理解的语言和群众沟通,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在基层理论宣讲中,要求说好群众语言。要求理论宣传者必须走进群众、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在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情绪、体察群众所思所虑所求的过程中感受群众语言,改变以往的宣讲话语体系,变机关语言为农村语言、化书面语言为群众语言,将深奥的理论知识用口语话、“大白话”、“大实话”讲出来,最终用群众语言的强大生命力和魅力,将党的“好声音”传播到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等各个角落,使党的理论从书架走进实践、走进生活、走进群众,使之真正成为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武装群众的思想武器。
要讲好群众故事。理论只有被群众接受、所用,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党的会议政策性、严谨性的内容是有些枯燥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理论层次高、战略角度高,读来比较深奥。所以,基层理论宣讲要讲好群众身边事,想办法让党员、群众听得进、听得懂深奥的理论。群众的周围总是有着优秀的群体,这些优秀群体的身上总是洋溢着时代的光芒,体现着时代的先进性,他们来自群众、服务群众、又最为群众所熟悉、在群众中有着崇高的威望。讲好群众身边的故事要从群众周围、用群众身边的发生“小故事”来阐述理论的“大道理”和说明政策。用群众身边的典型人物亲自讲,让群众感觉到亲近与真实,达到教化群众,影响群众的效果,真正使基层理论宣讲,讲到百姓的心里去,使理论宣传者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发展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