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新课标 开拓创新育人才
坚持开拓创新是我们党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按照中央对教育、尤其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要求,对现有的课程方案和标准进行的修订完善,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广大人民教师只胡深入解读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才能把准时代脉搏,为党为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接班人。
立足新发展时代,深入解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具有的时代意义。时代风云变幻莫测,世界局势日趋复杂,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需求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从有基本保障向优质均衡发展转变。面对不断变换的世界局势和不断提高的群众需求,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并就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修订新课标准,是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安排,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所在,对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解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于促进教育深层改革的历史召唤。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增强了思想性、科学性、整体性、指导性,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改革艺术课程设置,到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从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到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聚焦问题整改,借鉴国际课改成果,更加注重全面育人,体现中国特色,引导育人方式改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解读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于创新精神培养的高度重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梦必须有创新人才作支撑。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更加突出实践育人,强调学科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方法培养。说到底,就是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在学习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身心有机融合起来,变成学生内在的能力和品格,懂得“为什么要做”和“怎么样去做”,克服认识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做到认识与行动的有机统一。
突显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解读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于劳动课程教育价值的战略定位。新修订后劳动课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意义重大。知识在于实践,知识技能经验的获得,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方能获得。劳动是书本之外的生动课堂,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完整的教育。为此,《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发,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经新一轮修订后,劳动课程以劳动精神为引领,围绕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进一步强调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砥砺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让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名存实亡的劳动课程,以崭新的面貌焕发生机,在培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接班人征途中发挥重要功能。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期待的主动回应,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解读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时代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放在首位,倡导新劳动实践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实验探究,让学生的学习成长真正回归到校园,全面促进“双减”政策落实到位,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以服务奉献的高尚品质、以开拓创新的教育工作,全面促进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杨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