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公厕门变透视镜,谁该盖上一块“遮羞布”?

        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 陈振峰)摆放在街头的公厕,统一管理安全卫生,满足了市民的如厕需求,但是有的地方的街头公厕,门上的半透明毛玻璃却越来越透明,渐渐成了“透视镜”,将如厕者的隐私暴露无遗。(5月27日中国甘肃网)
        公厕,是方便人们生活、满足生理功能需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公厕也已成为现代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之一,体现着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它摆放于街头,目的是方便市民使用,可是上述新闻中的公厕门竟变透视镜,造成这个众人难堪的局面,谁应该盖上一块“遮羞布”呢?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公厕,从设计到施工,再到使用中的维护,全程都应是政府相关部门在管理。可是确保公厕的干净、安全以及“不泄隐私”,不仅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义务,也是所有使用者的应尽之责。
        对于基础设施使用者的群众,权利意识亟待觉醒,应多关注身边的社会公共事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积极发声。发现问题,及时反应,做到不漠视是第一步。
        对于政府相关部门,基础设施从设计之初到使用管理过程,应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收集对设计、选材等等细节的意见,确保公众作为使用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不能等到群众质疑再来被动回应,采取措施。要坚持前期意见收集和后期顺畅沟通相结合,坚持解决当前问题和解决长远问题相结合,建立城市基础设施问题意见收集的统一平台,实行“一门受力、及时转办、分门处置、按时回复”的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处理相关事件的工作效率。
        多措并举,凝心聚力,才能让“公厕门变透视镜”的尴尬局面不再出现。
标 签:
( 网站编辑:致远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