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用一生践行誓言

        电影《创业》中青年工人周挺杉的高大形象,曾整整鼓舞过一代人。我们知道,《创业》中主人公周挺杉,原型就是我们熟悉的铁人王进喜形象。就是今天,人们对于“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仍然记忆犹新;铁人“革命加拼命”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在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旧中国,王进喜度过了苦难的童年。1950年,王进喜通过操作考核进入玉门油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他以朴素的报恩思想和极大的劳动热情,投身于祖国的石油事业。1956年4月29日,是王进喜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这一天成为王进喜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牌。1955年,铁人王进喜在玉门贝乌5队(1205队的前身)当司钻,劳动有拼命精神,已经显示出爱国奉献的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党支部决定由副队长王家训、机工长田振凤作为介绍人培养他入党。入党不久,铁人担任“贝乌5队”队长。1958年9月,王进喜带队创造月进尺5009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钢铁钻井队”的名誉由此而来。在北京出席劳模大会时,王进喜看到公共汽车上背着煤气包,感到压力和责任,决心为祖国找石油。“国家都没有油用了,石油工人还有什么资格受表扬?”
        1960年王进喜率队奔赴大庆油田参加石油大会战,井队番号改为“1205”。刚到大庆时,由于吊装设备紧张,王进喜井队的钻机无法运抵施工现场。一套钻机总重60多吨,包括大小设备四五十台。在玉门拆卸搬家时动用了吊车、拖拉机各4部、大型载重汽车10辆。王进喜大吼一声:不能等!他带着30多名工人奋战3天3夜,硬是靠人拉肩扛把钻机运到井场。5天后,王进喜率队打出到大庆后第一口井,完钻进尺1200米。在生活条件极其困难情形下,他写下豪迈诗篇:“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
        第二口井钻到700米浅气层时,突然发生井喷。气流水流裹着泥浆冲天而起,如果不及时制止,势必导致井毁人亡。压井需要重晶石粉,而现场没有。王进喜当机立断决定加水泥提高泥浆比重,可水泥加进去就沉了底不能融合。见此情况,王进喜穿着工服、拖着一条伤腿纵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电影中青年工人周挺杉“纵身一跳”的场景,相信看过《创业》这部电影的人,一定会终生难忘;因为这“一跳”,也曾让我们热血沸腾。
        这又使我想起20世纪90年代的一位普通党员,他叫吴天祥,曾担任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吴天祥说过:“民之难即党之忧,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吴天祥不仅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数十年如一日的为党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做奉献。先后被授予“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他用一生的时间,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一种默默地“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何谓国家“脊梁”?在鲁迅先生眼里,“埋头苦干”的人,是其中之一;“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的人,是其中之一;用一生践行入党誓言的人,不理应也是其中之一吗?王进喜的笔记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一位普通工人,竟然如此伟大。
        一位普通工人,一位普通党员,用一生时间践行入党誓言,用一生时间奔走在伟大复兴路上,用一生时间忠诚理想信仰,才成为国家的“脊梁”,才有资格成为国家的“脊梁”。王进喜事迹,吴天祥事迹,给我们以启示:用一生时间践行入党誓言,才无愧于党员这一称号。
标 签:
( 网站编辑:致远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