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获得感托起成就感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只有全社会“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才能进而“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要走在世界前列,就要创新不断,就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有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不愁走在世界前列。
尤其是在科技一日千里,创新方兴未艾的今天,更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人才松绑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让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只有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只有让人才感觉到“获得感”,他们才会毫无保留把聪明才智、创造潜能发挥出来。
“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不能只是“说在嘴上”。说多好,似乎一点用处都没有,哪怕你说的“口吐莲花”,也并不能打动谁;贵在落实在待遇上,贵在落实在住房上,贵在落实在出行上,贵在落实在生活改善上,贵在落实在赢得尊敬和享受尊严上,才是人才希望看到的“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用“获得感”,托举起人才们的“成就感”,托举起人才们的创新创业热情,这样的“地基才深”,“基础才牢”,这样才能让人才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批评只求速度、不顾人民死活做法时说:“你要母鸡多下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要马儿跑得快”,从日行八百,提速到日行一千,谁不愿意?那就得让“马儿吃饱”再跑,休息好再跑,才能“跑得快、跑得远、跑得稳”。没有充足“获得感”的“成就感”,没有真实“幸福感”的“工作热情”,甚至是苍白无力、弱不禁风的。让“马儿不吃草”的“跑”,会害死“千里马”的。
一个人的“成就感”与“获得感”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有人说:“成就感”与“获得感”、“幸福感”,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形影不离;从来都不曾分开过。“获得感”、“幸福感”、“尊严感”,甚至就是登上“成就感”、“成功感”的台阶。今天,成功的标志,早已不只是官当得多大,金钱有多多;在创新型科技人才眼里,而是你有没有新发明,有没有新创新,有没有新见解,有没有新思维。新,已成为成功的一个标志、一个标准、一个目标和一个方向。
有人认为:“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和职称评价制度,是引导人才发展的指挥棒、提升人才能力水平的撬动点。”就是说:人才的“获得感”是多方面的,尽管潜心科学创新事业的人才,没有分心去追名逐利,但是,作为“成就感”中的名、利,乃至职称部分,则被看作是“成就”、“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标志,是万万少不得的;不然,就会“动摇基础”。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一个大胸怀,一种大韬略。这就需要用“获得感”满足人才们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用“获得感”铺平人才们向创新创业攀登的道路,用“获得感”解除人才们创新创业的所有后顾之忧;才好让人才们集中精力,全力向“成就感”发起冲击。
标 签:
( 网站编辑: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