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精准扶贫先补“精神食粮”

        既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又要保护好“一江清水”、建设美丽家园;既要确保物质脱贫,还要实现精神脱贫……位于赣南一隅的国家级贫困县寻乌,正涌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激情,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5月15日 新华网)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类人:不立志、懒惰,宁愿等、靠、要,坐等政府的扶贫救济,只求过日子,而不愿意通过勤劳的双手,而创造美好的明天,这类人其实患上的就是“精神贫瘠病”。
        精准扶贫需要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的共驱,甚至可以说精准脱贫是物质脱贫的助推器,能加快精准扶贫的步伐。因此,精准扶贫要先补足贫困者的“精神食粮”,只有精神上有力气了,他们才能在行动上有力气。
        如果一个士兵,体格强健、装备精良,但是却没有一刻要战胜对手的精神,那么他永远成不了英雄。因此,要战胜贫困,首先就要帮助贫困的群众树立战胜贫困的勇气,树立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的信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物质扶贫只是授人以鱼,而精神扶贫才是授人以渔,要筑牢贫困群众的精神防守,就必须了解他们精神之“钙”缺在哪?才能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提升自主脱贫的能力。
        贫困地区的群众“精神食粮”的缺乏无非是这样几方面:第一,消极的扶贫观念。这是对外界的一种依赖,缺乏自力更生的动力感。第二,智和志的双缺。教育上的短板和志气上的不足,让贫困群众看不到斩断穷根的希望。第三,扶贫干部的“秀式”波及。扶贫干部在扶贫工作上的不深入、不彻底,让贫困群众对这种“作秀”看不到前途,也看不到钱途。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只有补足贫困户的“精神食粮”,才能转变他们的观念,树立脱贫信心,激发脱贫的干劲,唤醒沉睡的致富愿望,方能让扶贫工作事半功倍。(文/婧蓝)
标 签:
( 网站编辑:致远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