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增效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增效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生产力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动乡村建设美化、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更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俗话说得好,“手中无米,叫鸡不理”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真实写照。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摸清村情,结合村情发展实际,找准发展方向,掌握精准施策、结合村情,量体裁衣、科学发展,才能做好、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这篇大文章。
一、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
积极鼓励村集体盘活土地资源,整合连片集中的田、地、林、草土地,注入资本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运用土地流转新模式,把农村分散的资源聚集化、让模糊的产权明晰化、集体资源市场化。一是返租倒包型。村集体将土地产权闲置的土地通过租赁形式集中到集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再将土地的使用权承包给农业经营大户或者农业经营公司,获取收益;二是桨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村集体统一对土地进行规范整理、格田成方,规模化作业。按照“群众自愿、集约经营、收益分红、利益保障”的原则,采取土地股份合作的模式对农户进行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流转,吸纳农户入股,把土地承包权转化为股权,股权转换为股金,按土地保底和效益分红的方式,在年底按成员股份进行分红,实现土地“动起来”到村集体 “富起来”的转变;三是农村土地入股实现产业化。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户为了发展规模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折算为股权,产权明晰,实现产业化。按照“三权分置”改革试点任务,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采用“村党支部+农民合作社”形式实现借鸡下蛋。 农村基层组织是我国社会组织的“神经末梢”,发挥村党支部一线战斗堡垒作用,实行村集体产业以 “政府引导、村委主导、村集体合作社实施”的方式,村支两委成员带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一领办三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支持农村集体领办、创办、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参照其它先进可行的典型经验采取“支部+公司+农户”的形式,产业集中带动,项目集中引领,让集体经济壮大,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完善实体兴村“一条龙”的内部经营模式。在规范合作社发展方面,县级农业、发改部门积极开办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训班,向村两委班子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科学规范合作社生产运营,增加壮大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
三、村两委要做好闲置土地资源调查,盘活村级土地,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利用闲置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一是开发“四荒地”资源。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利用未承包到户的荒山、荒坡、荒滩、荒沟等资源,集中开发或者采用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发展现代农业项目;二是动员农民将闲置的土地流转承包租赁给有经营能力商人或合作社经营;三是合理利用水面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库、河流、山塘等水面资源,采用自主经营、合作经营、村民集资等方式,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漂流旅游、乡村农家乐等新型农业产业。
四、优化好财务管理,完善集体经济管理制度
制定《村级财务管理若干规定》,拟出台《组级财务管理办法》,加强对现有资产的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不浪费,管好用好,稳定增值。充分发挥村监督小组的作用,杜绝不合理支出,并规定每年必须执行半年、全年财务审计。加强农村基建招投标合同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各村机动地、鱼塘、砂场等基建项目的承包,必须以公正、公平的原则,召开村民大会,采取招投标的标准程序进行发包并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步积累,多措并举。村集体班子要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想方设法走“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发展之路,依靠农村生产力的自我发展和外部资源的综合利用,转变集体经济的“输血”功能式转化为“造血”功能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管”。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人民政府 彭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