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激起了各方特别是很多企业家委员、代表的思考,着实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国家能让高铁飞驰、蛟龙入海、玉兔登月,但国人却到海外疯抢马桶盖,好用的圆珠笔也需要进口……这足以说明我们缺乏技术精湛的工匠,缺乏追求细节完美的工匠精神。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将“工匠精神”纳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预示着在今后的工作中,国家将重点加强工匠的培育和锻造,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施展才华的平台,使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受到爱戴与尊崇,得到进一步发扬与光大,为我们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不过,要想培育工匠精神,可不是一天两天之事,也不是哪个职能部门的任务,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从基础抓起,逐步使“工匠精神”成为国人的普遍追求。
首先,要营造尊崇工匠的社会氛围。在国外,你若被称为某个行业的“工匠”,说明你是这个行业的娇娇者、“领头羊”,会成为这个行业里的“香饽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与推崇,其待遇可能比企业的领导还要高。而在我们国家,不管你水平多高、能力多强,因为有身份的限制、级别的差异,你的待遇也不会高到哪去。所以,只有在全社会营造出尊崇工匠的良好氛围,并打破身份、级别的束缚,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才会有更多的工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扑下身子,苦心钻研,将从事的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其次,要制定完善相关的激励政策。眼下,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仍热衷于当白领、考公务员,不愿意踏下以来做蓝领工人。在公众眼里,到企业打工、做个普通工人是一种“无可奈何”之举,只是为了“混碗饭吃”,因而很少有人潜下心来钻研某项具体技术。所以,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并在相关的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予以政策上的倾斜,使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克服得了困难,真正把从事的工作当作一种事业、一种追求,对每一个细节也就会力求完美。
再次,要坚持从娃娃抓起。现阶段,相当多的中小学校都取消了劳动技能课,许多孩子不会动手,不会劳动,更不用说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了。试想一下,一个没有劳动习惯的孩子,将来如何适应社会的转型?一个没有动手能力的孩子,即使本人有做一名工匠的愿望,又如何能够实现?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要适当安排适合孩子们特点的劳动技能课,使他们实现动脑与动手的有机结合,从小树立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从小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习惯。
总之,只要我们从现在抓起,我们就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一批批工匠就会脱颖而出,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质时代就会到来。
作者:郑文芝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国家能让高铁飞驰、蛟龙入海、玉兔登月,但国人却到海外疯抢马桶盖,好用的圆珠笔也需要进口……这足以说明我们缺乏技术精湛的工匠,缺乏追求细节完美的工匠精神。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将“工匠精神”纳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预示着在今后的工作中,国家将重点加强工匠的培育和锻造,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施展才华的平台,使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受到爱戴与尊崇,得到进一步发扬与光大,为我们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不过,要想培育工匠精神,可不是一天两天之事,也不是哪个职能部门的任务,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从基础抓起,逐步使“工匠精神”成为国人的普遍追求。
首先,要营造尊崇工匠的社会氛围。在国外,你若被称为某个行业的“工匠”,说明你是这个行业的娇娇者、“领头羊”,会成为这个行业里的“香饽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与推崇,其待遇可能比企业的领导还要高。而在我们国家,不管你水平多高、能力多强,因为有身份的限制、级别的差异,你的待遇也不会高到哪去。所以,只有在全社会营造出尊崇工匠的良好氛围,并打破身份、级别的束缚,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才会有更多的工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扑下身子,苦心钻研,将从事的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其次,要制定完善相关的激励政策。眼下,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仍热衷于当白领、考公务员,不愿意踏下以来做蓝领工人。在公众眼里,到企业打工、做个普通工人是一种“无可奈何”之举,只是为了“混碗饭吃”,因而很少有人潜下心来钻研某项具体技术。所以,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并在相关的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予以政策上的倾斜,使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克服得了困难,真正把从事的工作当作一种事业、一种追求,对每一个细节也就会力求完美。
再次,要坚持从娃娃抓起。现阶段,相当多的中小学校都取消了劳动技能课,许多孩子不会动手,不会劳动,更不用说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了。试想一下,一个没有劳动习惯的孩子,将来如何适应社会的转型?一个没有动手能力的孩子,即使本人有做一名工匠的愿望,又如何能够实现?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要适当安排适合孩子们特点的劳动技能课,使他们实现动脑与动手的有机结合,从小树立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从小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习惯。
总之,只要我们从现在抓起,我们就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一批批工匠就会脱颖而出,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质时代就会到来。
作者:郑文芝
标 签:
( 网站编辑:放牧山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