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秸秆禁烧“第一难”,综合施策寻出路是关
近日在河南多个农业大县调研时发现,秸秆禁烧如今成为基层治理的“第一难”。干部驻田间,睡地头,有苦难言。县级财政耗费动辄千万,倍感压力。然而,尽管严防死守,秸秆仍因出路不畅,使禁烧难有实效。(6月27日 新华网讯)
又是一年麦收时,满是丰收的夏秋季,却也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秸秆焚烧。秸秆焚烧是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从而销毁,其危害易造成雾霾天气,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与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胁。而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柴草的需求日益减少,机械收割留茬、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加之焚烧秸秆所产生的草木灰的确是一种肥料,对于收割还要高成本并且赶种下季作物的农民来说,怎么综合利用都没有“一烧撩光”省时省事,故而秸秆禁烧屡禁不止,已然成为令乡镇干部苦不堪言的基层工作“第一难”。
纵观各地的秸秆禁烧工作,多以下“禁令”防堵为主要思路,基本都在建立体系健全的防控机制基础上,加以利用技术手段,如通过卫星拍照定位等,加大巡查追责力度;为了转变百姓思想,乡镇干部更是“耳提面命”的入户做宣传,“声势浩大”甚至不惜引来百姓反感,消耗不少的人财物力。然而即便如此,秸秆禁烧也并没有取得有效突破,究其根本,“头痛医头,脚痛灸脚”似的禁令无法触及根本,过剩的秸秆仍然出路不畅,老百姓即便有心配合也只能换个季节,换个地方,偷偷焚烧。
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犹如硬币的两面,在禁烧的同时,如何给秸秆找出路,让秸秆发挥应有的价值,则更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来看,无论是机械粉碎、深耕还田,还是饲料转化、秸秆能源化,都或多或少存在成本效益、市场和技术瓶颈,秸秆综合利用的高效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只有综合施策为秸秆利用找出路,才是解决秸秆问题的关键。
首先,祛病要去根,为秸秆寻求多项出路是关键。国家有关部门还应尽快加以研究秸秆综合性利用体系,针对秸秆产量过大的特点,分比例多渠道利用秸秆,打造与之相配的整套秸秆还田、高能高饲转化、秸秆能源化等利用方案和机械设备,消除现有弊端。
此外,解救燃眉之急之策,也就是变“禁”为“补”。 财政专项补贴用于积极引导农民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并集中资金将部分禁烧投入的资金重点用于夏季秸秆低留茬收割、收获机械加装切割装置和免耕播种、秋季秸秆深耕还田机械,不断提高机械还田的规模和质量,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疏堵结合、禁推并举,才能破解秸秆禁烧基层“第一难”,只有单一的堵截禁烧转变为疏堵结合,综合施措科学利用为秸秆寻出路,真正变废为宝才是良策。(文/冉雨薇)
又是一年麦收时,满是丰收的夏秋季,却也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秸秆焚烧。秸秆焚烧是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从而销毁,其危害易造成雾霾天气,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与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胁。而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柴草的需求日益减少,机械收割留茬、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加之焚烧秸秆所产生的草木灰的确是一种肥料,对于收割还要高成本并且赶种下季作物的农民来说,怎么综合利用都没有“一烧撩光”省时省事,故而秸秆禁烧屡禁不止,已然成为令乡镇干部苦不堪言的基层工作“第一难”。
纵观各地的秸秆禁烧工作,多以下“禁令”防堵为主要思路,基本都在建立体系健全的防控机制基础上,加以利用技术手段,如通过卫星拍照定位等,加大巡查追责力度;为了转变百姓思想,乡镇干部更是“耳提面命”的入户做宣传,“声势浩大”甚至不惜引来百姓反感,消耗不少的人财物力。然而即便如此,秸秆禁烧也并没有取得有效突破,究其根本,“头痛医头,脚痛灸脚”似的禁令无法触及根本,过剩的秸秆仍然出路不畅,老百姓即便有心配合也只能换个季节,换个地方,偷偷焚烧。
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犹如硬币的两面,在禁烧的同时,如何给秸秆找出路,让秸秆发挥应有的价值,则更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来看,无论是机械粉碎、深耕还田,还是饲料转化、秸秆能源化,都或多或少存在成本效益、市场和技术瓶颈,秸秆综合利用的高效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只有综合施策为秸秆利用找出路,才是解决秸秆问题的关键。
首先,祛病要去根,为秸秆寻求多项出路是关键。国家有关部门还应尽快加以研究秸秆综合性利用体系,针对秸秆产量过大的特点,分比例多渠道利用秸秆,打造与之相配的整套秸秆还田、高能高饲转化、秸秆能源化等利用方案和机械设备,消除现有弊端。
此外,解救燃眉之急之策,也就是变“禁”为“补”。 财政专项补贴用于积极引导农民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并集中资金将部分禁烧投入的资金重点用于夏季秸秆低留茬收割、收获机械加装切割装置和免耕播种、秋季秸秆深耕还田机械,不断提高机械还田的规模和质量,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疏堵结合、禁推并举,才能破解秸秆禁烧基层“第一难”,只有单一的堵截禁烧转变为疏堵结合,综合施措科学利用为秸秆寻出路,真正变废为宝才是良策。(文/冉雨薇)
标 签:
( 网站编辑:放牧山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