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守住3厘米的煎熬
竹子在最开始,用了四年的漫长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但在第五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茁壮成长,用六周时间就能长到15米。四年的耐力和努力告诉我们,守得住3厘米的煎熬,才能突破30厘米的成长。匠心之道“守破离”也正是如此,《匠人精神》的书中,这样解释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守是根基,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突破性成长,进一步超越完善,推陈出新。
坚守信念,不忘初心。以信念为航帆,久久为功不改初衷,默默为成长铺根奠基、为突破积蓄力量。大国工匠徐小平说,“人一定要有梦想,有梦想就有追梦的动力。”作为一个仅有高中文化的技术工人,徐小平没有任何外语基础,在工作需要的情况下,他自学德语,攻克语言难关,带领团队研究图纸,解析机器工作原理,突破技术封锁,填补了我国电主轴自主维修的技术空白。
甘守寂寞,贵在恒心。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守得住寂寞,才能久久为功,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竹子的前四年并不是没有成长,而只是在扎根。“大国工匠”毛腊生,是给导弹铸造衣服的人,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和砂子的对话可能很枯燥,但他多次试验论证,不断攻克技术难题,研制出新型航天材料。
守望突破,不能甘心。没有突破的坚守可谓默守陈规,在前人的基础上要完善和超越,才能扬前人之长而补其短,不断进步。“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的进步,更多的横向进步,才会导致“离”,颠覆性创新,是纵向的进步。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没有守住3厘米的煎熬呢?科研者受不了坐冷板凳,课题频繁更换;创业者想一夜暴富,不断尝试各种项目;管理者一蹴而就期待显著效果,忽略细节基础和日常工作。中国制造、中国文化需要工匠精神,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工匠精神,先守住3厘米的煎熬,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行业“匠人”。
标 签:
( 网站编辑: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