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公务员“禁酒令”点“三个赞”
近日,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省内公务活动禁止饮酒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遵照执行。(《安徽日报》 7月26日)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不断深入实施,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尤其是针对公务饮酒问题出台“禁酒令”,严禁党员干部工作日午间饮酒,一些地方更是亮出了“最严禁令”,凡是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这些禁令的颁布,既防止“酒桌上的腐败”,又避免“舌尖上的浪费”,还能保护干部身体健康,是以刚性约束倒逼公务应酬回归正常状态,继而引领社会文明,笔者要为此点“三个赞”。
为净化官场生态点“赞”。“酒精战场”往往也是“腐败藏窝”,在一些地方,酒场谈事、“酒桌办公”现象俨然成为了“潜规则”,酒桌上的恍惚迷离加上酒精的麻痹作用,更容易使人思想“犯醉”,推杯换盏间不自觉地突破了党纪国法的“红线”。同时,喝酒必须花钱,使得奢靡浪费之风愈演愈烈,导致公款消费成为了久治不愈的“四风”顽疾。要彻底消灭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光靠“一阵风”式的打击和“割韭菜”式的整治是不行的,制度是从严治党的保证,唯有从制度上出台禁令,才能从根本上关住酒场歪风的“总阀门”,达到“刮骨疗毒”之功效。
为重塑干部形象点“赞”。酒精同时也是检验干部的一剂“特效药”,一些干部平时口口声声亲民、爱民,为人民服务,但在酒精的催化作用下,其高高在上、恃权轻法的本来面目就露了出来,轻则爆粗口骂人,重则“砸场”、打人,个别干部还仗着自己的“特殊身份”酒后驾车肇事,最后被网络和媒体曝光,招来群众的厌恶甚至怨恨,对干部队伍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加强队伍作风建设,重塑党员干部形象,必须从一点一滴抓起,从日常生活小事抓起,出台“禁酒令”,给那些爱“发酒疯”的干部戴上“紧箍咒”,绝不是小题大做,而是为了让更多干部从“自我迷醉”中清醒过来。
为干部身体健康点“赞”。不久前,浙江一位母亲在微博上发文称,在国税局工作的儿子不能喝酒,却常常陪领导喝酒,并求助相关领导“我该怎么做”。大家都清楚喝酒伤身,但不少干部平时忙于接待应酬,为了工作而喝酒,却是不得已而为之,弄得很多干部苦不堪言,组织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但近年来在酒桌上“殉职”的干部并不少,他们没有倒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却倒在了“酒精战场”上,不得不让人反思。公务员“禁酒令”的出台,无疑为广大干部提供了一道“挡酒牌”,大家健康工作,按时回家,何乐而不为?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希望“禁酒令”不被停在纸上、挂在墙上,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措施,加强明察暗访力度,使“禁酒令”真正成为公务应酬的“醒酒药”,让更多干部远离酒精麻醉。(文/何浩民)
标 签:
( 网站编辑: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