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莫患“来电综合征”
“来电综合征”是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焦虑症状之一,表现为听到手机来电就十分紧张,尤其会对未知号码来电产生恐惧心理。
在一些在领导干部身上,这种现象也有表现。有干部苦笑“直言”,最能拨动“心弦”的,是未知手机号码来电,不能不接,又怕接了是避之不及的信访反映、五花八门的诉求,内心惶惶、迟疑良久。这一现象折射出这类干部内心的微妙历程,一方面,明知自身的职责有义务接电话,并对有可能出现的诉求予以回应,积极化解,另一方面,却对来电有莫名的恐慌,这体现了干部对自身岗位能力不自信,面对问题担当不够,腰板不直;进一步来说,简单的一通话也要迟疑,是群众意识、主人翁意识淡薄的表现。放眼四周,诸如匿名信访件“石沉大海”、舆论监督“唱赞歌易、讲问题难”等类似现象,都是群众“来电”遭受“冷宫”境遇。如果群众的来电不被接听、疑虑不被消解,那么群众监督的主动性、积极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势必影响政府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度。
古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今有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穿越历史我们发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善于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干部在这点上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领导干部要谨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活力。对老百姓来说,大事小事找政府,正是源于对政府的信任,他们身边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我们领导干部要重视的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领导干部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虚心向群众请教,疏通下情上达的渠道,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人民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定决策、办事情的标准,让人民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领导干部应善于从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中听出鞭策和警戒。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讲操守、重品行,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一根网线,连接着社情民意,一通电话,交融着干群鱼水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是一种担当,从群众的呼声中听出责任和义务,了解群众的困难和诉求,找到改进工作的方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张援)
标 签:
( 网站编辑:图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