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出头”先要“埋头”
非洲草原有种尖茅草,半年才长一寸高,但在雨水到来的季节,三五天时间,便蹿到一两米,成为草中之王,其实尖茅草前半年长得并不慢,它是往下生长,根系长达28米左右,积蓄足够的营养能量,便能后来居上。领导干部也是一样,只有根系不断向下扎稳扎牢,沉淀深厚的素养情操,“埋头”打好基础,才能成长起来节节往上,在实际工作中,做出真正服务人民、造福百姓的事情,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讨论,赢得“出头”好评。
一是打基础。基础打牢、根系扎牢,才能提供后续快速成长的基础支撑。熟悉理论政策上是一个领导干部成熟的标志,领导干部首先要加强学习,练就岗位相适应的能力素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其次要树立谋大局、谋长远的科学发展新理念,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着眼长远、考虑基础;此外,深入基层是必修课,领导干部要注重保持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贴近群众的优良作风,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到一线去接地气、知民情、找问题,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联系。打好基础,才能有底气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才能在新征程上干出新的精彩、创造新的辉煌。
二是强定力。习总书记曾经指出,“立竿见影的发展是政绩,打基础做铺垫也是政绩。”所以一定不要怕“无作为”的误解,要忍得住一时的寂寞,不为眼前面子所惑,不因说三道四所困,坚信“出头”先要“埋头”。要有定力,目标高远、力争上游是好事,但不能把勇争第一异化成急功近利。刚给母鸡撒把米,马上就看下几个蛋,见效快的事能抢则抢,打基础的事能缓则缓,这样的做法一定是长不了的。要强定力,各级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越来越科学和民主,“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必将成为一种引领干部求真务实的导向,那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干部最终不会吃亏。相反,某些急功近利、甚至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当成捞取“政治资本”手段的干部,在党内是决不会有其发展空间的。
三是谋长远。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成为第一热词,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从追求“快不快”到追求“好不好”,意味着从只图眼前方寸的幸福到谋求子孙后代的幸福,这是高质量之高的要义所在。领导干部需要少算眼前利、多谋长远益。从眼前和长远的角度看,看到长远方为大智;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说,看到整体方为大智;从自我与他人的角度说,看到他人方为大智。奋斗是长期的,有的事业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奋斗,领导干部要以抓未成之事的执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折腾、不换调。高铁通车之日,你是铺路石中的一块。靓山亲山之时,你是最初的几颗种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一种奉献的境界,也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标 签:
( 网站编辑:图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