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基层党员干部要坚决杜绝个人生活庸俗化



        党员干部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应该做到得体大方、志趣高雅。只有在群众面前树立文明健康的形象,才能在群众中塑造威望、赢得信任。当前值得警惕的是,很多基层党员干部的个人生活都出现了庸俗化倾向。

       比如有的党员干部一身市侩气、江湖气,不称“同志”称“兄弟”,动辄“我哥我弟”,把口头上的语言贿赂当做经营人际关系的手段;有的党员干部嗜烟嗜酒嗜牌,把喝酒吃饭作为“联络感情”的方式,晚上下班不回家,径直去 “赶场子”。一上桌就开始敬烟劝酒、吹牛胡侃;有的党员干部认识论出现偏差,把钻营取巧当成个人晋升的不二法门,一心钻研处世哲学,不看书本看脸色,不学马列学“厚黑”;有的党员干部言行粗鲁,“粗话”“荤话”“黑话”张口就来,还美其名曰“不拘小节”。

        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作风虽然不属于违法违纪行为,但却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形象,滋生了党员干部堕落腐化的土壤,严重降低党的肌体免疫力,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后患无穷,必须坚决杜绝。

         行为是思想的外衣。党员干部出现这种生活庸俗化现象,本质上还是因为思想滑坡,纪律意识淡薄,自我要求不严。要匡正这种不良风气,首先要抓好思想教育这一源头建设,始终把理论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做到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反省思想,修正错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人生追求,以高尚的政治人格熏陶个人气质,以强烈的纪律意识指导生活。

       要切实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和实效性,真正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严肃认真地开展起来。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识到,同志间善意的提醒、真诚的批评,特别是对思想滑坡、生活俗化的同志及时拉拉袖子、提提领子,是为了防微杜渐,让大家不犯错误,少走弯路,健康成长。因此,批评是一种责任和关爱,接受批评是党性修养要求,是一种美德和智慧。(沭阳县委组织部 仲学峰)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