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别让“棍棒”打散了执法的公信力

       五一小长假,海南省海口市一场打击违建的政府行为成了引发关注的全国性新闻——妇女和少年被执法人员暴打的视频在网络上飞速传播。而事件双方各执一词:被打的哭诉遇到了暴徒,拆违的坚称遭到了暴力抗法。
       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执法工作的生命线。固然,当执法人员遇到暴力抗法时,可以实施一定程度的反制措施。但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看不到公正执法,只是看到了一群“暴徒”,拿着棍棒、电棍,向已无还手之力、蹲在地上的妇女、少年挥去。俘虏尚不能虐待,更何况是一群拥有合法权益的群众。所幸,当地政府及时处理,在处理相关负责人的同时,主动邀请媒体参与调查,让事件还原,让群众了解真相。
       目前,执法的尺度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很多地方的暴力执法也让社会在执法这个议题上自然而然的安上了“放大镜”,以至于每个地方的执法只要稍微出现一点偏差,人们总是喜欢通过“放大镜”去审视问题,造成这样的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执法公信力的极度缺乏,以至于每当执法行为开展时,群众总是会自然倾向于被执法的群体,认为他们是弱者、是“受害人”。
       因此执法者首先必须要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在保证自身公正廉洁的前提下,细致的研究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做到以理服人。其次是要善用法律,对社会上一些矛盾,要善用法律去化解,化解不了的,可以通过司法手段进行调节,调节不好的,再进行强制执行。三是要提高执法判断能力。在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矛盾的焦点是对违建的认定,在村民出示相关证据材料证明房屋可能合法的前提下,在村民还没有依法提出申诉的前提下。执法人员就采取激进的执法方式伤害他人,这是执法判断力不足的表现。只有在充分认定一个事件为违法事件而又有相关证据相佐证的时候,执法人员才能去行使执法,不要单纯为了快速的完成目标而简单的认定后执法,这样才能在保护执法人员的公信力,而不是成为某些领导或是部门手中的“枪”。
      人与人的信任是建设和谐中国的重要保障,何况是捍卫人民利益的执法人员,提升执法公信力,切实保障群众正当利益,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万万不要成为“执法暴徒”,用棍棒打散执法的公信力,让人民失去对法律的信心。
标 签:
( 网站编辑:隐雾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