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用心用情做好基层治理 凝聚经济社会发展动能

  • 提高站位,明确方向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部分和重要基础,坚持党建引领是我们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深入拓展区域化党建。落实这一重要指导需要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
       一是紧紧围绕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置于党的全面领导之下。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基层治理能力在实战中得到砥砺检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治理能力的强大优势充分彰显。要深刻认识党领导基层治理的核心要义,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紧紧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落脚点”。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的工作,只有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多恤民生之情,将城市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和拥护,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和持久活力。要坚持常态长效,及时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三是紧紧围绕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这个“着力点”。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既是强化基层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前提和保证。基层党建体制创新的核心在于“整合”。要强化协同联动,发生化学反应,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
  • 推进要快,落地要细
      一是要把街道做强。明责、赋权、扩能,针对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不突出、精力不聚焦等问题,淡化街道经济发展职能,切实将街道从过去“基层是个筐,什么都能装”的定位中解放出来,让街道有更多精力、更多资源、更多条件,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街道党组织统筹协调、综合管理能力;
      二是要把社区做实。推动力量向社区集结、资源向社
区调度,促进社区减负增效,选优配强社区“两委”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创新社区党建的方法、途径,形成社区党建品牌。推动资金、资源向基层下沉,使社区“两委”从过多行政事务中脱离出来,把工作重心放到服务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上来,既注重提升服务能力,也要注重提升治理能力。
      三是把乡村做优。健全乡村治理组织体系,以自治为
根本,以德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充分引导广大村民参与村庄治理,发挥德治的支撑作用,在基层治理中融入乡村优秀传统道德,稳定社会发展,并持续推动实现乡村治理法治化,坚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基层自治活动。建强乡村治理骨干队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平台。
      四是要把机制做全。深化“双报到、双报告”制度,
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平台,加强工作联动,落实工作保障,推动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在基层集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层发挥。健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共治机制。
  • 情感要真、保障要实
       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是检验基层社会治理的“晴雨表”,对群众倾注多少真情实感,就能换回多少点赞。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一号课题”,精心谋划、加大投入、全力实施。二是要以群众为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作为团结带领群众的“磁场”,持续强化各项民生事业,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事、麻烦事、烦心事,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是要整体谋划布局。要紧紧抓住党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基层治理的重要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执果寻因,综合分析,整体设计,系统治理,把规划建制、组织建设、人口信息三个重点工作做得实而又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让组织满意、居民满意。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