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为文艺创作提供强大支撑

      最近,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它们刷屏?国庆电影市场最大的两匹黑马《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乡》都已经突破了10亿票房,尤其是《我和我的家乡》,上映6天票房13亿,赢得了口碑与收益的“双丰收”。这两部电影,一部是对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取材和演绎,另外一部则是聚焦个人与时代之间的联系。而我们不难发现,一部文艺作品的价值高低,主要体现在塑造了什么样的精神品格,是否感染了人们,达到鼓舞精神的目的。而精神品格的塑造,则来源于创作者对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尤其是近代以来我们不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红色精神,更是我们文艺创作的动力源泉。例如徐悲鸿1930年完成的大型历史题材布面油画《田横五百士》,就是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悲壮场面,着重刻画了壮士们英勇不屈的精神风貌,通过田横的故事来歌颂宁死不屈的抗日红色精神,以唤起民众的信心和勇气。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最近,中国的第一部抗疫剧《在一起》一上线便引起广泛关注。这部剧回忆了疫情期间最感人肺腑的十个故事,将当初抗疫的点点滴滴都一点一点浮现在我们眼前。前不久,一张武汉方舱医院重新高朋满座的照片上了微博热搜。家乡和祖国,经历了那么多危难的时刻,在一个个平凡人物的努力下,攻克难关,回归到平静的生活。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少英雄,我们的祖国和家乡也被这些平凡的英雄保护的很好,才有现在的团圆与热闹。
       我们既要知道自己的来路,从传统文化和历史中汲取营养,使之成为文艺创作的深厚根基。同时,也要对时代保持足够的敏锐,在平凡生活中感知时代发展的蓬勃力量和精神。有这强劲的两条“腿”支撑,文艺创作才能真正站得住,走得远。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