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胶鞋书记”用胶鞋“踏平”贫困障碍

        脱贫攻坚,这是每个人再熟悉不过的词汇,而“第一书记”就是扎根贫困村的主力军,庞启渊用自己实际行动向我们解释“第一书记”的职责。他走遍了散居在方圆31平方公里的82户贫困户,帮助北坡村摆脱贫困,已成为这座大山里离不开的“胶鞋书记”。(9月23日  新华网)

        庞启渊,作为重庆城口县委办公室派驻沿河乡北坡村“第一书记”,他真正做到了全年蹲守贫困村,实地调研,规划产业发展,为贫困户制定脱贫措施。从去年8月至今,他来到北坡村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可全村已有40多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刘尚国等7户深度贫困户的集中安置点已规划完毕,老柏树公路也已论证立项,即将动工。全村的笋竹、山地鸡、生猪等增收产业已形成规模,大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基本消除。如此大的成绩,他一个人揽不下,可也全靠他风雨兼程的努力。

        贫困村之所以长期改变不了落后的面貌,有群众“等靠要”思想等方面主观原因,也有自然条件恶劣等客观原因。要想双管齐下,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特别是对于一个机关干部,突然要去到想都想不到的贫困村,还要让全村实现脱贫,很多人一听到这么艰巨的任务就不免打退堂鼓。一没有钱,二没有权,帮助贫困村脱贫基本是妄想,这是很多“第一书记”内心的独白。但是在庞启渊这里就产生了180度大变化,脱下皮鞋,穿上胶鞋,挽起裤腿,攀悬崖,踩积雪……这和机关相差甚远的工作环境,是庞启渊万万没想到的,但是他迎难而上,坚守在了农村一线,做到了旁人眼中的不可能,彻底改变了那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困村,盘活了群众思想,让大家有了想要努力奋斗的愿望。

        作为“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全面小康是全中国上上下下所有人的期盼,活跃在广大农村的“第一书记”,为各个贫困村量身定做脱贫方案和措施。有的人迅速进入了角色,走村入户,实地勘察,了解群众想法,考察村上实际情况,找出致贫根源,分析阻碍脱贫原因,制定脱贫措施,为贫困摘帽迈出了大大的一步。当贫困成为一种习惯,想要改变现状就好比是在平静的湖面丢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波纹的同时,有的人跟上节奏适应了,有的人却不免会失去方向。“第一书记”这个时候就是引航人,让那些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人找到组织和依靠,适应新的节奏。

        让“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转变,需要的就是庞启渊这种精神。“第一书记”,并不是带着钱带着项目下去,需要的是带着一种精神,要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的贫困,就需要彻底解决思想上的问题。社会保障兜底,这只能是下下策,但凡有劳动能力,就要主动作为,寻找到经济来源,依靠自身摆脱贫困。庞启渊带给我们的感动,就是不认命。最贫困又怎样,只要不怕苦不怕累,敢想敢干,就没有摘不掉的穷帽子。一蹴而就的富裕不现实,但一步步实现温饱并不是遥不可及。“第一书记”,带着使命下去,也要带着成果“上去”,带着百姓的不舍离开。

        不脱贫不撤走,这立下的军令状,鞭策着更多的“庞启渊们”扎根农村,为全面小康的目标,奋战在农村一线。

 

 

 

标 签:
( 网站编辑:致远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