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从于成龙的绰号看为官之道

     4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于成龙》作为开年大剧已经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正式播出。该剧讲述了被康熙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怜贫苦、抑豪强、治盗贼、赈灾荒、肃吏治的生平功业,生动再现了这位“吏者之师”的精彩一生。
于成龙作为清代“天下廉吏第一”,二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他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被百姓们亲切地称为“于糠粥”“于活埋”“于青天”等。从伴随于成龙仕途的这些绰号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朴素的为官之道。
        为官之本在于清廉淡泊。“要学于公清廉,先吃于公糠粥。”这是于成龙在黄州岐亭为官之时,当地所传唱的民谣。当时黄州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于成龙便卖掉充当官轿的仅有的一匹骡子,买米救济灾民,而自己却以糠粥为食,故百姓称之“于糠粥”。 于成龙去世之时,“床头敝笥中,唯绨袍一袭、靴带二事;瓦瓮中粗米数斛、盐豉数器而已。”古往今来,廉洁淡泊都是做人为官的第一底线。“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凡是吏治严明、官风清正的朝代,必然繁荣昌盛;凡是吏治腐败、官风腐化的朝代,必然衰败不堪。廉洁淡泊也是一个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明代郭允礼《官箴》中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的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曾这样形容自己的“两面人生”。就在王敏落马当天,他还在给全市领导干部作廉政警示教育报告。其讲话文章充斥济南当天的新闻媒体,不可谓不是一个黑色笑话。党员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守得住清贫。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方能做到善作善成、善始善终。
       为官之要在于莅事勤勉。于成龙主政岐亭之初,盗贼猖獗,前任官府竟不敢过问,听之任之,导致民怨沸腾、人人自危。以52岁“高龄”履新的于成龙不畏缩、不懈怠,日夜忧心、勤勉于政。他扮作农夫微服私访,一举将9名重犯逮捕归案。并将凶犯依法处死,活埋于大路之侧。至此,盗贼无不闻风丧胆、敛迹逃匿。于成龙因之被岐亭百姓称为“于活埋”。莅事勤勉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是公职人员履职尽责的根本所在。被誉为“新时期雷锋”的孔繁森,以“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情怀和担当,不顾妻儿老母的孤苦无依,不顾“世界屋脊”的高寒缺氧,曾经两度进藏,历时10余年。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3年中,孔繁森跑遍了全县所有的乡村和牧区,和藏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任职阿里地委书记期间,用不到两年的时间跑遍了几乎所有的乡镇,行程达8万多公里。孔繁森是当代党员之榜样、干部之楷模、人民之表率。但如今,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仍有少数干部为官不为,“占着位子不干事,拿着工资不出力”,过了50岁就想着“退二线”“吃空饷”,得不到提拔就想着“睡大觉”“捞一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
       为官之德在于亲民为民。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合州知州,赴任之途尽是荒草丛生之地、鸠形鹄面之民。于成龙看在眼里,忧在心里,于是殚精竭虑、尽瘁为民。不到两年,合州人口骤增,田地开辟,“禾穗被野、牛羊满山”。合州人民称其“于青天。”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们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遗余力为人民群众谋思路、谋发展。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了木麻黄,筑起了绿长城,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让海岛换了天地,让百姓换了人间。当地民众亲切的称他为“谷公”。“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成为当地多年的习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真正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唯有一寸一寸地干、一锤一锤地敲,不敷衍、不逃避,把服务群众落到实处,才能赢得群众满意,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于成龙为官一生,箪食瓢饮,淡泊自甘。他时刻把百姓放在心上,百姓便他的美名万世传扬。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所写,“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党员干部要牢记“当官须为民,为官须有为”的朴素为官之道,廉洁奉公、一心为民。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