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为官从政当学于成龙

        最近,笔者观看了一部反腐题材历史剧——《于成龙》。该剧讲述了康熙年间廉吏于成龙从七品县令到两江总督的二十余年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官场生涯。于成龙为官二十三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皆有政声,三次被授予“卓异”称号,康熙皇帝盛赞其为“天下廉吏第一”。
        从于成龙的身上,笔者看到了一个父母官心系天下百姓、行为天下百姓的公仆情怀。作为党员干部当以于成龙为榜样,深学、细照、笃行,走好“官途”,在本职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书写精彩人生。
         坚定理想信念,不忘为民初心。已过不惑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地良心”的信念,接受清廷的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在罗城,他疏盐行、除灾耗、清杂派,为百姓减轻负担,使罗城三年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在直隶,遇到大灾之年,他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在未得到朝廷旨意之前开仓放赈,救活饥民无数,并多次如实禀报灾情,恳请豁免赋税,赈济灾荒;在福建,针对当地动辄以“通海”罪名兴起大狱,使许多沿海居民罹难的状况,他扛住巨大压力,重审“通海案”,先后使千余名百姓免遭屠戮而获释,贫困而不能归者还发给路费……作为党员干部,应当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牢记纪律规矩,坚守廉政底线。“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于成龙始终严以律己,勤政务实,官阶越高,生活越简朴,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在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于同仆共吃”;在江南,他“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康熙皇帝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于青菜”。总督衙门的官吏在他严格的约束下,“无从得蔬茗,则日采衙后槐叶啖之,树为之秃。”他天南地北,宦海20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20年后才得一见。他的情操苦节享誉当时。今天的党员干部,更需要明白,职位越高,权利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应当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常照镜子、常洗脸,慎独慎微,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守思想防线,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主动接受党内外监督,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敢作为善作为,履行职责使命。“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初到罗城,局势未稳,匪盗猖獗,他在全城乡建立保甲,严惩缉获案犯,大张声势地“严惩盗贼”,深得民心;在合州,他找准土地极度荒芜的原因,严格规定了“凡一占即为己业,后亦不得争论”的原则,亲自为百姓区划田舍、登记注册,借贷牛种,不到二年,合州人口骤增,田地开辟;在湖北,他清剿吴三桂叛军,单骑直入贼巢,缉捕盗贼,招抚反叛的百姓,“不费国家丝粟钱粮,破贼十万”;在江南,他力主去火耗,惩赫里,“所到之处皆有政声”。今天,身边“为官不为”现象时有发生,“懒政”“怠政”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廉而不勤”,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作为党员干部,就应当有“愿消天下苍生苦”的那份担当,敢作为、能作为、善作为,做好难办的事,做好别人办不到的事,认认真真为老百姓谋发展之良方,踏踏实实为老百姓行发展之良策,履职尽责,造福于民。
        于成龙能成为一代名吏,活在老百姓心中,绝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廉吏”,他更是一位“能官”。无论是七品县令还是两江总督,他都凭借其过人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百姓办了许许多多的实事、好事,建功立业,赢得一世英名。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对党员干部来说,于成龙就是一个典型的榜样。我们一定要把于成龙的廉政为民、实干担当的精神传承并一以贯之,特别是要增强“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提升落实工作的能力与水平,以饱满无私的精神状态“扑下身子,订下钉子”,走好“官途”。(泗阳县委组织部  王鑫鑫)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