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关门”迎检等于养隐患

        到附近的小店吃早餐,发现几个摊位都关门了。一问才知,有街道干部上门“打招呼”,近期上级机关来安全检查,让“关门”避一下。(据《 人民日报 》 4月17日 01 版)
        检查工作,就是要看看实践中取得哪些经验,还有哪些不足,好的方面要总结推广,偏差的方面要及时发现并纠正。遗憾的是,一些干部对于上级检查的态度不端正,理解也片面,不认真琢磨怎么把工作做扎实,总想着在迎检方面下“功夫”。
        处于食品产业链最末端的小吃店,已成为滋生“食品问题”的主要土壤。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多是不知名的小店,多是做小吃类生意。这些小门店处于食品产业链的最末端,恰恰是普通消费者经常光顾的门店。单个看来大多只有单一门店,但整体统计却数量惊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些小作坊、小门店已成为滋生“食品问题”的主要土壤。如何对这些非规模化的餐饮机构进行有效制约,对监管者而言,可谓当务之急。“强化监管力度”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们不得不谈,不得不管。
        小吃店安全隐患多。由于数量多,条件、设施简陋,流动性大,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小餐饮卫生既是食品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有关小餐饮店餐具不消毒,食品使用添加剂、防腐剂、变质菜蔬、过期食品、地沟油等,还有砧板、刀具生熟不分,拿食物的手和拿钱的手不分,给顾客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也为病毒的传染大大增加了可能性。一些小吃店的店主为节约成本,食材渠道不严格把关,采购时也不严肃认真,往往又缺乏索票意识,增加了倒査责任追究的难度,也给食品安全隐患带来诸多风险。还有的小吃店为吸引顾客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成分,为过时野菜套色,为防腌制的干肉生蛆喷溅农药,高温下油炸食品用油反反复复直至用完,这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倒行逆施伎俩,给舌尖上的安全带来严禁挑战。
        按理说,小吃店的问题,当地群众最清楚,干部也不会不知道。上级机关来安全检查,如果没有食材上的质量问题,没有卫生方面的问题,没有消防方面的问题,没有从业人员健康许可的问题,街道干部上门“打招呼”,店家又怎么会关门呢?
         想方设法制造表象,遮掩问题,只为获得好评。把查缺补漏的检查,变成了走过场式的检阅。如此一来,检查倒是容易过关,隐患却可能越养越大。无论做什么事,很难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老老实实地回头看、做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凡要在检查期间“关门”的,多是存在问题的。在这种环节上耍小伎俩,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得不偿失。这也提醒上级部门,要让检查严起来、实起来,多做不打招呼的暗查,让被检单位无从“精心准备”。
        食品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同各级食药监管部门一起努力,共同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张锦林
标 签:
( 网站编辑:致远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