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春节的年味
春节,这个有着4000多年古老历史的节日,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都意味着家和团圆。
但近些年,常听人感慨说,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感觉不如从前了。不知是不是因为工作忙了离家远了,让春节在很多人眼里变成了单纯意义上的放假、回家和休息。还是我们的年龄渐长而父母逐渐老去,让那些儿时过年所期待的热闹成为了一种繁琐的负累。
记忆中的年味儿是甜的。每年到农历二十六、二十七时候,清晨家家都煮起糯米,烧起水。不是被糯米香气饿醒就是被猪叫声吵醒。因为每年到这个时候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家来了,家里的糍粑和猪都等着他们归家开始打糍粑杀猪。早上弄完你家的,中午去他家,下午又去另一家。热腾腾的糍粑出锅加上新鲜的“泡汤”那叫一个甜。
记忆中的年味儿是清新的。春节前的扫尘,在中国古已有之,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按照民间的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即“除陈布新”。这代表了人们要与过去一年的所有晦气和霉气一刀两断,更代表了对即将开始的新的一年的所有美好愿景。头带个帽子,碗呀菜呀拿油布纸盖着,手拿着竹竿子,竹竿子头绑着扫把,扫尘工作便开始啦。
记忆中的年味儿是热气腾腾的。大年三十儿清晨便开展忙碌,切肉包蛋饺包饺子,烧猪头猪脚,杀鸡杀鸭,切五花肉做粉蒸、红扣,做各种好菜。一家人在一起忙前忙后,你做这个,她做那个,有说有笑,只为年夜饭吃上一桌满满热气腾腾的美食。中国地域广袤,风俗不同,但汇聚到春节美食中的新春祝福却是不约而同——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等所有的吉祥祝语都被包进了饺子、汤圆等美食中。
过去大家都盼着过年,一是在外的亲人能归家能团圆,二是当时的条件有限,很多东西只能到过年时候才舍得买。现在日子好了,生活方式变了,对于一些味道已经从小时候的渴望变成长大后的回味。除去贴春联、同守岁这些有着时间限制的年俗让人们依然觉得年味儿十足以外,其他的如买新衣、买糖果、发红包、串亲戚等事情已经成为人们的平日里生活的一部分。
细细想来,与其说是年味儿淡了,还不如说是生活变了,因为曾经过年的那些心心念念现在变得平平常常。但无论怎么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不会变,每个人心中那份对家的亲情也不会变,春节,依然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幸福日子。(茅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