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把“清明节”赋予新时代内涵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在即来来临的清明节,又是结束疫情的第一个清明节,你会选择何种方式清明祭祖特别是乡村,燃放过量燃放烟花爆竹,焚烧冥纸的现象偶有存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金钱,还存在安全风险。

也正因为如此,清明祭扫的意义大于形式,而非形式重于意义。人们通过上坟敬香等祭扫形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怀。清明文化不仅蕴含着人们对逝者的缅怀,更有厚重的孝道文化。以往焚烧香烛纸钱、燃放烟花爆竹,存在火灾隐患,也铺张浪费、污染环境。如今,有的人通过一束鲜花、一个鞠躬寄托哀思,有的人在网上献花、点烛、填写祈福卡。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人通过网上祭扫、云端预约的方式实现安全与祭扫两不误。这些绿色文明的祭祀新风尚,让清明节越来越“清明”。

无论是选择何种形式都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对生命的敬畏但是个别地区出现的“代哭坟”、过量燃放烟花、大操大办的负面新闻屡见不鲜被部分网友调侃你可真“孝”,在生前未能递上一杯水,死后使劲“孝”给别人看,过于注重形式,没有注重“清明节”的内涵,让清明节失去本身所赋予的意义。生者对逝者的祭扫形式不是越隆重越彰显孝心,而是越简单越体现文明素养。

随着时代的变化,清明节应当更好地回归本质,采取多种方式表达对逝者的祭奠,不文明的祭扫形式应该转变,也必须改变用祭扫形式衡量孝心的旧观念,是不文明祭扫存在的根源。要注重“里子”而非面子,将清明祭扫的形式附上新时代的内涵,贴上绿色、环保的标签任何移风易俗都不是一蹴而就,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人人尽力,去当推动发展的一分子,先从自己摒弃陈纠的观念开始,进而影响身边的朋友,让清明祭扫形式更简单、更低碳、更文明,清明才能更“清”明,今年你的清明打算如何祭扫呢。(平秋镇人民政府 周锋)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