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下农村的现状
浅析当下农村的现状
农业、农村、农民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三大基础关系。农民是核心,农村是基础,农业是方向,农村要发展依靠的是农业,农业要发展依靠的是农民,农民要想过上富裕的生活同样也要依赖农业的发展,三者缺少其中一个都无法形成完整的运转体制。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足以证明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
当下农民,尤其是青年强壮劳动力都选择背井离乡到外地务工,同样是干卖力的活,也认为比留在家乡好一些,甚至有些人出去了便在外地安家,即使留在家的也都是半工半农的状态,这在农村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青壮年认为农村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将自己的子女一并带到务工地上学,造成农村给人一种很空的感觉。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家的多数为老年人和儿童,老年人虽以种地为主,但精力也有限,管理不了太多的土地,加上退耕还林,很多肥沃的土地都种上了树,甚至有的荒废了,长满了草,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很难想象在这一批靠地吃饭的老年人老去之后,国家的粮食产量居于一种什么样子的状态。如何解决以上在农民、农村、农业方面体现出来的问题,扭转“三农”发展局面,这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一个问题。
要想农民留在农村发展农业,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主要还是要在促进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上下功夫。一是加大种粮的补贴力度以及政策倾斜力度,让农民看得到农业发展前景,愿意主动去种、敢于去种。二是发展典型企业,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及规模,采取灵活式上班,既能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又能增加工资性收入;二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农村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相比以前有了较大改变,但是与城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农民留在农村发展,需要切实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过去,农民吃饱穿暖就满足了,现在,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过了“温饱”线,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逐渐旺盛。因此,要以文化基础设施为载体,例如篮球场、舞台等开展创新如村BA等群众感兴趣的农村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平秋镇人民政府 周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