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市场:“流量”如何变“留量”
2024年,文旅市场以持续“沸腾”的方式开场。从“尔滨”到“山河四省”,从网友自发“监工”到文旅部门在线“听劝”,各地文旅局出奇招“花式揽客”,希望用“泼天的流量”接住“泼天的富贵”。
各地文旅为何这么拼?真正的“流量密码”究竟是什么?当流量“退潮”后,如何保持出圈路径呢?
2023年是文旅消费全面恢复的一年,在商品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文旅类服务消费给城市“拼经济”增加了几抹亮色。
对个人消费者来说,不管是低廉单价的特种兵游和city walk,还是释放激情的城市演唱会、音乐节,都为普通人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带来一些松弛感。
2023年是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文旅经济的一年。首先是争夺“流量”,发力城市营销,涌现了很多顶流城市,比如夏天“出圈”的淄博、延边、榕江、台江,成为年轻人热爱的打卡目的地。其次,城市也在丰富旅游消费供给的内容,包括引进体育赛事、音乐节、演唱会等。此外,在2023年淄博、延边、榕江等三四线城市的爆火,表明了网红旅游城市正在“下沉”。
对于游客来说,不少人认为小众旅游城市未被过度商业化,显得更加真实和“接地气”,在节假日相对不那么人山人海。同时,小城市的物价对于年轻消费群体来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低物价吸引了以学生为主的年轻消费群体,这些年轻人大多也是社交媒体活跃人群。
社交媒体普及的时代,过去默默无闻的小城市也增加了“被看见”的可能。社交平台助推一些小众旅游城市走进大众视野中。一方面,自媒体的广泛使用使一些小众城市更快破圈,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另一方面,城市自身积极布局文旅相关业务,各地文旅局和社交媒体在社交平台上自发传播。2023年4月份,淄博文旅局局长亲自上阵,登上烧烤专列为游客推荐美食美景的视频曾火遍全网。
各地文旅花式整活,“喊麦式”文旅视频成了流量密码,各地文旅都坐不住了,直接“抄答案”:“我姓吉”、“我姓川”、“我姓贵”……各地“喊麦式”文旅宣传视频还没刷完,大家又开始“花式摇人”。
文旅部门“互卷”,背后是国民经济复苏向好大背景下,大众旅游消费需求迅速回流并集中释放。从之前的文旅局长纷纷出境拍摄短视频为家乡代言,到如今利用社交媒体花式“整活”,各地文旅部门越来越意识到,利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方式讲好文旅故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