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辞官回乡
21岁走出农村,从政近40年,职务曾至厅级,范敬超却作出一个众人不解甚至反对的决定:放弃组织安排的省政府参事室主任的职务,回到家乡农村种柑橘。然而,被媒体首次曝光后,范敬超在备受赞誉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质疑——“你的项目资金怎么弄来的?”“肯定在任时又是个贪官。”(《中国青年报》 3月22日)
很多人对厅官范敬超回乡种柑橘的行为不敢苟同,认为其曾经曾身居高位,本是“学而优则仕”,“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光宗耀祖、封妻荫子”,退休后却放着好好的晚年不休息,还甘愿回到农村,“脸朝黄土背朝天”,当起了种地农民。尤其是在持续反腐高压之下,范敬超“特立独行”、“隐退回乡”,难免会引发种种好奇、猜测和想象。
事实上,人们对范敬超辞官回乡的质疑,与腐败官员在社会中的负面形象不无关系,加之受千年来中国“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老百姓“羡慕”与“仇官”的矛盾情绪同时存在,导致不少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官员辞官回乡。如果厅官范敬超一开始诉说苦衷,表明回乡种柑橘的意愿,则很可能遭遇“不想干可以走人啊”的反讽;若是其直接辞官回乡,还是会遭到“抽身隐退”等质疑和非议。
辞官回乡其实再正常不过,古有陶渊明“归园田居”,又有文学家张翰“莼鲈之思”。今年全国两会上,“新乡贤”一词引起热议。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强调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优势。目前,湖南湖北等地,已有不少退休官员成为“新乡贤”,官员辞官回乡,在农村发挥“余热”,是对农村发展强有力的支撑,也是实现城乡人才资源良性的重要途径,对人才“反哺工程”具有巨大的示范意义。
如果把官员看作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那么辞官回乡就只是一种正常的“跳槽”现象,无非是对个人职业的一次重新规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选择职业的权力,相信干部队伍中也有不少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味用质疑的眼光来看待干部辞官回乡,只能说明自己内心深处“官本位”的旧思维还没有破除,只有摘下“有色眼镜”,把为官看做一种职业,才能摆脱猜测质疑的思维惯性,也才能回归理性看待问题的健康心态。
作者:何浩民
很多人对厅官范敬超回乡种柑橘的行为不敢苟同,认为其曾经曾身居高位,本是“学而优则仕”,“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光宗耀祖、封妻荫子”,退休后却放着好好的晚年不休息,还甘愿回到农村,“脸朝黄土背朝天”,当起了种地农民。尤其是在持续反腐高压之下,范敬超“特立独行”、“隐退回乡”,难免会引发种种好奇、猜测和想象。
事实上,人们对范敬超辞官回乡的质疑,与腐败官员在社会中的负面形象不无关系,加之受千年来中国“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老百姓“羡慕”与“仇官”的矛盾情绪同时存在,导致不少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官员辞官回乡。如果厅官范敬超一开始诉说苦衷,表明回乡种柑橘的意愿,则很可能遭遇“不想干可以走人啊”的反讽;若是其直接辞官回乡,还是会遭到“抽身隐退”等质疑和非议。
辞官回乡其实再正常不过,古有陶渊明“归园田居”,又有文学家张翰“莼鲈之思”。今年全国两会上,“新乡贤”一词引起热议。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强调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优势。目前,湖南湖北等地,已有不少退休官员成为“新乡贤”,官员辞官回乡,在农村发挥“余热”,是对农村发展强有力的支撑,也是实现城乡人才资源良性的重要途径,对人才“反哺工程”具有巨大的示范意义。
如果把官员看作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那么辞官回乡就只是一种正常的“跳槽”现象,无非是对个人职业的一次重新规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选择职业的权力,相信干部队伍中也有不少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味用质疑的眼光来看待干部辞官回乡,只能说明自己内心深处“官本位”的旧思维还没有破除,只有摘下“有色眼镜”,把为官看做一种职业,才能摆脱猜测质疑的思维惯性,也才能回归理性看待问题的健康心态。
作者:何浩民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