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式”打好干部监督组合拳
干部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作为组织部门要不断坚持问题导向,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手段,抓严抓实干部监督工作,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局面。
抓关键少数,紧盯“一把手”用人行为。从严监督管理干部,营造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重点是要把对“关键少数”的监督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一把手”用人行为的直接监督,要从组织考察、干部职位职数、资格条件等重点关口切入,严审严查,弱化风险。同时,定期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对“一把手”用人效果进行评估,对违规用人的问题严肃问责。推广推行“末位表态制”,“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等重大事务制度,着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体系,助力破解“一把手”用人行为监督难题。
克难点乱点,拒“带病”干部于门外。“带病提拔”、“跑官要官”是干部监督工作中常见的突出问题,这样不仅污染政治环境,甚至危及社会民生。组织部门要积极创新举措,对“跑官要官”、“突击提拔”等现象重拳出击,不断找准治难治乱的平衡点,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确保攻坚克难出成效。推行“特殊档案”制度。即发挥干部监督联席会议作用,及时收集干部的负面信息,结合干部考核数据库,形成“特殊档案”,并将查看“特殊档案”作为干部任用的必要前置程序,能有效避免刚提拔就查处的现象,从源头处隔离“带病”干部。此外,要严格执行用人原则、标准、资格和程序,结合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巡视巡察,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等,把那些“带病”干部彻底挡在门外,维护干部监督工作的严肃性。
汇多方合力,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为改善组织部门“孤军奋战”的境况,要积极探索会同多部门的协作机制,整合纪检、监察、审计等各方资源,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干部情况,为从严监督管理干部打下基础。持续推行干部监督信息员工作制度,对干部的监督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及时了解干部在日常表现中的思想动态和苗头性问题,并通过谈话、函询和诫勉等方式,及时提醒教育,做到及早教育、及早预防。另一方面,为加强基层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对乡镇干部和村级组织负责人要做好在任离任期间经济责任“双审计”工作,使监督更加及时有力、规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