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未解之前,个人应当自我做起
“我是你领导,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您的航班被取消,请联系改签电话。”……接到这样的电话或是短信,你的个人信息很有可能已被泄露了。当前,中国网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63.4%的网民通话记录、网上购物记录等网上活动信息遭泄露;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曾被泄露,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5月17日《人民网》)
大数据时代对于网民来说及有利也有弊,利在于给网民带来了便利,弊在于随着越来越多的利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平时一个陌生的电话、短信,一接、一看就是各种广告。甚至有的只要点开,电话费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给广大的网民带来了“愁”,却又因为技术限制,对此就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信息的泄露不但给那些“黑色产业链”带来利益,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个人信息关系着个人的一切,例如财产、工作、兴趣爱好等,而不法分子在得到个人信息后,就对此进行了各方面的工作。有一个例子就是“我是你领导,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或者“我是某位领导因为某些原因需要给我打点款。”然而,为此上当受骗的人不计其数,这其中不但包括诈骗安全知识也参杂了个人的一点私心。正所谓,贪欲让人陷入地狱。
据“《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统计,仅2015年,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的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人均约124元。”其数字庞然,也许对于人均而言这数字微不足道,而对于这总数却是让人惊叹,805亿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这个数字可以让多少贫困户脱贫,能帮助多少没钱上学的孩子交学费,当然这些都是笔者个人认为,却也掩饰不了这庞然数字给人带来的惊叹。
如何才能保障广大网民的个人信息不受泄露已迫在眉睫,也是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未解决此问题之前,广大网民不应只责怪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过错。笔者建议也许不能保证广大网民的花费或者一些消费用不流失,却能让广大网民在是非面前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在接到信息或者电话时,对方若诱惑自己,千万莫要忘了以前网上那些前车之鉴,随时保持头脑清晰,以免受到不必要的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