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浅谈乡镇骨干教师在培训方面存在问题及建议


 
       骨干教师是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那些职业素质相对优异、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的教师称为骨干教师。目前,贵州省锦屏县敦寨镇共有中学1所,小学3所,公立幼儿园6所(其中校中园2所),私立幼儿园5所,小学教师112人,初中教师62人,据笔者了解能称之为骨干教师的人数只能站全镇教师人数的三分之一。为何骨干教师在乡镇所占比例这么少,这应该与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是息息相关的,骨干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好的教师决定好的教育。一个乡镇骨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代表着这一乡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也决定着该地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骨干教师培训是推行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工作便利,笔者就我镇部分骨干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骨干教师的队伍结构、工作情况、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等状况进行了分析:
       一、存在问题
       (一)教学形式缺少交流互动。目前,我镇骨干培训的方式以集中培训为主,注重课堂讲授。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教师进行培训,比较经济实用。然而骨干教师们希望通过培训获得教学方式的示范和指导,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自然难以被接受。这不利于骨干教师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不利于提高教师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具体教学的能力。
       (二)学习主动性不高。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我镇骨干教师普遍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但仍有部分教师谈到接受培训是为了服从上级命令、评定职称等。动机不足,必然影响人的行为。部分骨干教师或是因为日复一日的繁重工作,降低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或是因为功成名就,走上了“混混而过”的道路,缺乏对自身发展的长远规划,这些原因都会影响他们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我镇教师培训工作主要由县教育局牵头组织。调查显示,有70%的教师认为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培训中心经常聘请科研院所和高校教育专家进行授课,但专家们方案化、理论化的培训不能使教师生成基于情景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四)工学矛盾尤为突出 调查发现,30%的骨干教师周工作量在10—20课时之间,15%的骨干教师兼任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工作量普遍超负荷。而教师培训经常占用教师调养身心的假期,使教师对培训的最大感受就是一个“累”字。同时,各类培训有交叉重复现象,使得培训过剩;干预教师培训工作、社会组织培训的名目繁多,同一培训内容在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培训中重复出现,挫伤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五)考核评价没有贯穿全程。 培训前缺乏培训需求调查。各种培训往往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分配名额,由校长选派教师参加。目前,对培训效果的检测主要以培训机构为评价主体,对参培人员给予相同学分,对教师的自我评价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培训后缺乏有效的跟踪指导和管理,使得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后基本上处于一盘散沙的局面,培训机构及导师在其中的跟踪指导明显不力。
       二、几点建议
       (一)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
       (二)正确定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骨干教师的目的,不是在培训过程中听学员之间的相互感慨,真正的目的是让骨干教师把培训过程中的所获带到一线,用自己的言行带动本校或本地区的教师,为学生更好的服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骨干教师不单单是荣誉的获得者,而更多的是发挥辐射作用的责任。
       (三)及时传达培训信息。专家们的讲座,以国内外课程改革发展背景的对比分析入手,阐明了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在具体案例的剖析中巧妙诠释了新课程理念,说明了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讲座,让受训者深感睿智的课堂不仅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更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透过案例传递了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发展的最新信息。
      (四)常态工作中渗透培训收获。培训过程中,人人都享用了精神大餐,感慨也颇多,实践中如何将所获付之行动?传播先进思想,将理论通俗化。新课程的实施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观念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建构者;学校不再是“教育工厂”,而是“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是教材的“传声筒”,而是“反思性实践者”。骨干教师通过培训,只有内化新课程理念,将理论通俗化,才能引领身边的人,灵活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五)发挥好引领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根和本,只有根和本发展了,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骨干教师通过培训,方方面面都有所提升,回到单位,用平常心将自己学习中的所得力争全面渗透在工作中,真正起到引领作用。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龙煜)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

友情链接